二手车市场水深几许?
信息不对等令消费者易受欺诈,业内人士支招如何选车
柳州市二手车场目前没有二手车质量鉴定的官方检验机构。记者伍蹈 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伍蹈 廖艳明
不管是传统二手车中介,还是如今风头正劲的二手车电商,交易量都在节节攀升,但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同时,各种欺骗行为、矛盾纠纷也层出不穷。二手车行业一直被诟病“水太深”,在信息明显不对等的情况下,消费者如何避免被欺诈,利益受侵害后如何维权?记者就此采走访了业内人士和工商部门。
1 顾客投诉:
怀疑里程表被篡改
去年,柳州市民勾先生在胜利路购买了一辆二手车。购买时,该车的仪表盘显示行驶里程为3.5万公里,车行驶里程不多,车况也比较好,他花了5万元购买。
购买两个多月后,勾先生到4S店进行保养。4S店工作人员却称,这辆车早在2014年底,行驶里程就已经达到9万多公里。怀疑里程表被篡改,勾先生找到商家要求退车。
商家表示,该车是一名车主放在他门面寄卖的,现在已经是第三手转让。他作为中介,不是车辆的生产商及使用者,无法得知车辆此前的情况,只能提供车辆上里程表现有的数据作为参考。有可能,里程表此前损坏,维修中数据有所改变,这也属于合理维修范围。因此,商家拒绝退车。
无奈之下,勾先生找到工商部门投诉。工商多次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于是勾前往法院,对商家提起诉讼。目前,该案件仍在上诉中。
近段时间二手车交易纠纷频发,集中体现在里程被修改、想退订金难、商家不按合同办以及购买的二手车为事故车、泡水车等;而“汽车电商”这个曾一度听起来高大上的名词,如今也患上了传统电商的通病:实物与网站标的不符、靠低价商品炒作刷量、问题商品拒不退货、低配车当高配车卖、“阴阳脸”赚差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