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红薯:小“薯”带来大“福”

高秀红薯:小“薯”带来大“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5: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连绵梯田间,有一种被侗家人视作“大地恩赐”的宝藏——高秀红薯。它依循古法,世代守护,只选用原生薯种,只施天然肥料,在湘桂边界海拔六百至八百米的高山云雾中,悄然孕育出丰润饱满、色泽深红的果实。

“薯”与“福”在侗语中音韵相通,一枚红薯从不只是食物,更是侗寨人表达祝福的情感语言。那香、甜、粉的独特口感中,蕴藏着十余种微量元素的自然密码,成为系在丰收节庆里的祈愿,献给山川岁月的虔诚颂歌——愿村寨丰饶、生活安康。这门延续百年的农耕技艺,不仅被写进“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画卷,更是侗家人与土地相依相存的生命记忆。

林溪高秀不仅物产丰富更是人杰地灵。今年以《新声》斩获广西铜鼓奖的杨仕芳就是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侗族作家。如今,这些深植于侗乡沃土的红薯,从田间走向节庆,化作薯王争霸的喝彩、红薯宴的暖香、农特展销的火热,成为游客带得走的侗乡味道。在“合作社+基地+村民+订单”模式的推动下,红薯种植规模从2012年的82亩扩大到2025年的近400亩,亩产从800斤提升至2000斤,红薯产业成为村民增收重要来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这个秋天,不妨走进这片被红薯香气浸润的村寨。亲手挖一枚浑圆的红薯,让指尖沾满泥土的芬芳,让舌尖尝到山野的甘甜——踏上这趟旅程,你带回的不仅是甜薯,更是一段被侗歌温暖、被丰收点燃的高秀时光。

(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张莉)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