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广西南宁: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30 16: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情况。

会上,南宁市委副书记,南宁市人民政府市长侯刚介绍,“十四五”以来,南宁市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定位新使命,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南宁市GDP总量接近6000亿元、占全区比重达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广西的27.7%,排名全区第一。特别是今年以来,南宁市充分发挥“最近东盟”“最懂东盟”比较优势,注重策略、强化整合、创新场景,加快培育发展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南宁市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立足南宁发展实际,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依托“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赋能”经济新循环效应充分释放。

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向“新”转型、向“数”聚能、向“海”图强、向“边”融合,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创出特色、做出优势。今年1—8月,规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6%、27.8%,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带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尤其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覆盖算力、算法、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生态。目前,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1552家,占全区57.3%。

科技创新支撑有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整体效能。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建成投用,全区首个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之家”揭牌,全市28所中职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与南宁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点共33个。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持续抓好金融赋能重点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特别是建立区市两级人工智能基金、项目贴息等金融政策体系,推动驻邕金融机构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专项贷款额度、创新人工智能专属信贷产品,集中金融资源支持人工智能发展。

南宁市坚持做活开放“棋眼”,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展现新作为。聚焦畅通面向东盟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跨境融合”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加快建设南A中心,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能级。

对内合作纵深推进。与西宁市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支撑智能制造等场景创新。与南京市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南南”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方面,依托南A中心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61个、已注册落地项目40个。

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在本届东博会,首创推出“南宁渠道”AI解决方案国际交流市集,首次打造东博会南宁形象区,发布《南宁国际友好城市人工智能合作愿景》,2025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3个,其中人工智能项目8个。目前,南A中心已与22家海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吸引14家海外企业落地南宁。在人工智能引领下,全市对外合作交往提质增效。今年1—8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额635亿元、增长9.6%,其中对东盟出口205亿元、增长19%;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4.94万人次,增长64%,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66.9万美元、增长59%。

跨境智慧联通提速。南宁市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开工建设陆海新通道智慧速递物流中心等项目,获批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全区首个“3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提速建设对外交流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建成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有望年内投入运营。以AI赋能提升面向东盟的通关效率,中国南宁—越南河内跨境道路运输“一车到底”实现直通。今年1—8月,南宁始发的中越班列开行736列、发运货物2.42万标箱,分别增长93%、157%。

坚持以“人工智能+”为牵引,推动城市治理和民生福祉跃上新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加快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持续擦亮“中国绿城”金字招牌。

城市治理更加智慧。加快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以AI技术为支撑,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与智能化升级。应用AI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全流程,建成AI+城市内涝治理平台,率先应用广西首个应急管理智能系统,以人工智能提升城市安全和治理能力。

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充分运用创新科技和AI手段,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成城市空气、机动车、船舶尾气、水质、噪声自动监测站及点位365个,生态环境数字化智慧监管体系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市地表水水质进入全国前30;截至9月27日,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2%。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南宁市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改变城市生活。探索“AI+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打造“AI+政务服务”应用矩阵,推出广西首个“房源超市+AI找房”系统,“南宁云医院”平台累计完成诊疗服务28.86万例。AI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侯刚表示,下一步,南宁市将加快发展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质生产力,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首府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