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在南宁举行,主要介绍贵港市构建“6+5”工业体系,全力推动现代工业发展相关情况。
2023年以来,贵港市聚焦“一年优布局、两年有突破、三年成格局”目标,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工业扩量提质、焕新升级。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3%,增加值增长2.8%,分别高于2023年30.8、16.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制造业投资增长13.3%,均高于全国、全区增速。
贵港市人力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航运条件便利,平陆运河的加快建设,给贵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贵港市提出重点培育绿色化工、木业家居、粮油食品加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现代纸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做大做优新能源电动车、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个特色产业,积极塑造比较优势,构建运河产业发展场景。经过三年努力攻坚,推动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优势初步显现,加快建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贵港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制造”,紧紧围绕科技赋能产业,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典型场景。2023年以来,新签约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133.4亿元,新增自治区级智能工厂7家,新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12个,工业互联网暨人工智能优秀案例14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8家,广西创新型中小企业3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
贵港市推动新兴产业“育苗成大树”,“无中生有”引进PCB电子电路产业,规划建设了贵港市电子电路产业园,牛河园开园、鲤江园开工,已落户企业2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加快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2023年以来,累计实施“双百双新”项目53个、“千企技改”项目188个,推动广业贵糖、爱玛车业等企业智改数转,新增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7家。
贵港市加快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推动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全市现有500亿元以上集群1个,百亿元以上集群4个。2个产业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产业集群获评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
贵港市坚持实打实招商,持续提升招商引资针对性、有效性。2023年以来共引进工业项目428个,合同投资额达2020亿元,先后引进投资超200亿元的心连心绿色化工、投资100亿元的抽水蓄能、投资100亿元的理文纸业、投资137亿元的植护纸业、投资135亿元的泰盛纸业、投资159亿元的云图化工、投资125亿元的绿色纤维新材料等7个百亿项目,目前已开工4个。现有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1233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超1300亿元。
贵港市坚持抓园区强载体,贵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桂平新材料产业园获广西批复设立,粤桂园、玉贵园完成扩园,新增园区规划面积9966亩;2023年以来投资43.4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项目56个。坚持抓服务激活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集成服务办理时限提速65%、环节压缩71%、申请材料压减7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900多个,推动企业降成本、增市场、提效益。
下一步,贵港市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做优“6+5”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贵港力量。
(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