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行走的广西博物馆”圆满收官

2025年度“行走的广西博物馆”圆满收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21: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7日,广西博物馆2025年度“行走的广西博物馆”抗战主题流动博物馆项目正式收官。自6月启动以来,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线,先后走进8所大中小学,跨越城乡与边疆,通过创新性的文化输送模式,将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

《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主题课堂走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互动教学

项目历时近四个月,行程覆盖南宁、崇左等地,服务对象从小学延伸至高校,先后走进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开泰校区、伶俐镇王京小学、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江南校区、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凭祥市卡凤小学及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青山校区,累计覆盖师生数万人,切实推动了博物馆资源与校园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项目依托“广西抗战文化特展”资源,采取“流动展览+主题课堂+互动体验+文创展示”一体化模式,打破场馆限制,实现文化服务精准直达。流动展览以“轻量化、深内容、强共鸣”为理念,突出展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构建移动式沉浸课堂;《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主题课堂通过实物图片、史实讲述与互动问答,揭示文物背后的抗战精神;“送你一颗小红星”闯关活动通过文物拼图、对歌解密等环节,寓教于乐;红色雕版印刷、主题印章收集等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与文化记忆。

大学生体验红色标语木板拓印

项目特别注重面向边疆地区、民族院校和乡村学校开展服务。在凭祥市友谊镇卡凤小学,活动结合“红烛耀边关 五爱润童心”办学特色,培育学生爱党爱国爱边情怀;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主题课程深入学生社区,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边疆发展。

“行走的广西博物馆”项目通过分龄设计、实践导向的教育策略,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得到参与师生普遍好评,成为广西文博机构拓展公共教育服务半径、助力“大思政课”实践的创新案例。

随着本年度项目圆满收官,广西博物馆将进一步拓展革命文物资源的育人路径,通过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更广泛的地域覆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典籍中的历史真正“活”起来,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筑牢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持续注入广西文博的力量。(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