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展)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发布全球首款支持东盟小语种的AI交互式医疗专科数字人——“泌语医谈”智能体。
作为全球首个支持东盟小语种的AI交互式医疗专科数字人,“泌语医谈”智能体目前已能流畅使用中英文、越南语回答专科问题,未来医院还将全面扩展到多个专科病种以及泰语、缅甸语和柬埔寨语等多个东盟国家语言。这一突破有效解决了东盟国家患者在华就医时的“说不清、听不懂”难题,避免因语言误解导致的医疗风险,更为中国—东盟远程医疗合作提供了语言桥梁。
据介绍,“泌语医谈”不同于普通大语言模型的通用化应用,是聚焦泌尿外科领域临床需求与专业知识体系开发的专科化 AI 交互式问答系统。其技术架构以 Deepseek 通用大模型为底层支撑,采用全栈原生态代码开发模式,构建起从算法优化到功能实现的完整技术链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骨架来源于超过120万字的权威临床案例,内化387种典型疾病场景,深度融合了临床决策思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教授程继文表示,该智能体不仅理解医学知识,更关键的是由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对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二次训练,它掌握了泌尿外科诊断的思维模式,真正实现从“知识库”到“专家思维”的跨越。
目前,“泌语医谈”智能体已经全面接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支持线上问诊、术后随访和健康咨询等功能,能够快速适配医院HIS、PACS等信息系统。同时,该技术也已载入实体机器人,在线下门诊、病房和基层医疗场景中提供专业服务。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浪表示,“泌语医谈”智能体标志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AI+医疗”交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它将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等场景落地,既是践行“数字中国”战略、赋能区域医疗合作的里程碑,更能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无障碍“下沉”与 “出海”。下一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深化AI在医疗质量控制、患者隐私保护和多病种拓展方面的研究,并以“泌语医谈”智能体为起点,推动全院范围的AI智能战略部署,加速AI在更多专科领域的应用突破。(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