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板栗迎来丰收季,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枝头挂满果实,农户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和分装。近年来,该乡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和百年板栗种植传统,持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质、拓宽销路,推动板栗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大发瑶族乡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温差大,适宜板栗生长。所产板栗具有成熟早、抗病性强、口感甜糯脆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全乡板栗种植面积已达8000多亩,预计今年产量超过6000吨,产值可达5000多万元。板栗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并通过抖音、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
“我家种了10多亩板栗,亩产约7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8元,供不应求。”苍板村栗农潘唐宁高兴地说道。如今,随着脱壳机等机械化设备的普及,板采收和加工效率大幅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劳动成本,提升了产业效益。
平乐县通过推广良种种植、实施低产改造、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不断优化板栗品质和产量。同时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种植规模,推动板栗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真正让“小板栗”成为富民“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