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雅笺·四雅清集”主题雅集在广西南宁举行。当日正值立秋节气,雅集蕴含“诗韵 · 秋声赋”、“茶烟 · 涤秋燥”、“香篆 · 定秋心”、“花影 · 见秋色”等四个主题单元。
在古代,立秋是重要的时间节点,通过迎秋仪式,祈求秋季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雅集选在立秋之日,正是将传统礼俗带进当代生活。
活动开始前,由活动策划——曹艳霞老师为到场雅士讲解传统茶文化、香文化和节气文化。本期雅集的表演嘉宾由曹老师的诸位学生担纲。
雅集启幕,现场的每位“雅士”先要净手,抽取秋词,主持人抽到的“秋词官”在集上“诵秋”、“迎秋”。
明清泡茶法从明代开始形成,是中国传统的沏茶方式之一,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为特点。这一时期的泡茶之道讲究“真味”与“雅趣”的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品饮体系。该饮法将日常饮茶升华为修身养性的生活艺术,对后世茶文化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日常饮茶的主要方式。
点茶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
中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了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以及当代饮茶等几个发展阶段。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点茶在中国茶道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香篆,又称 “香印”“篆香”,是中华传统香文化中极具雅致韵味的焚香形式。它以特制的模具(香篆模)将香粉压印成连贯的图案或文字形状,点燃后香粉会依循纹样顺序燃烧,青烟袅袅间尽显古朴意趣。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便与文人雅士的生活密不可分,既是书房清供的雅事,也常用于计时、礼佛祭祀或静心养性。
活动的压轴环节,由“传统插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超老师表演精彩的传统插花。传统插花是有着3000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2008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国传统插花崇尚自然简约之美,善于用线条造型和不对称构图营造诗情画意的境界,充分表现出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