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苍梧:以“荔”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广西苍梧:以“荔”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2: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文化宣传周暨2025年苍梧县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在广西苍梧县举行。苍梧县以荔为媒,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在古郡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开幕式上的项目招商推介环节,邀请了12家区内外采购商与本地合作社签约,现场达成意向采购量1200吨。“荔枝品质擂台赛”评选出的“金奖荔枝”,通过直播带货专场被抢购一空。苍梧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强介绍,全县迟熟荔枝面积达2.2万亩,产量超3.1万吨,产值超2.5亿元,带动2万余户果农增收,户均增收近30000元。

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现场更是热闹非凡。沙头镇的荔枝、木双的腊味、石桥的地瓜榨、六堡的茶点、京南的米粉等一字排开,近40家商户从早忙到晚。

吉祥物“沙小荔”在开幕式上的亮相互动,让苍梧迟熟荔枝有了具象化的IP形象;主题曲《七月仲夏沙头甜》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近百万,“苍梧沙头迟熟荔枝”的搜索量环比增长210%。

从枝头到舌尖、从产地到市场,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正借着活动的东风,完成从“土特产”到“网红品牌”的蜕变。“我们不仅要让荔枝卖得好,更要让‘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成为刻在消费者心里的品牌。”苍梧县委常委、副县长,广西驻村工作队苍梧县工作队队长吴小龙表示。

活动推出的3天2晚“茶香品荔”游线路成了最受欢迎的“爆款”,线路巧妙融合了荔枝采摘(沙头东安荔园)、古村探幽(石桥培中村)、红色洗礼(中共石桥地下党支部旧址)、非遗体验(县文化中心)、六堡茶源探秘(六堡镇大中村、苍松茶厂、黑石山等)等多元元素,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六堡茶、京南米粉等特产销售额超500万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村BA”篮球联赛的持续热度。从7月18日开赛以来,石桥镇和沙头镇的球场场场爆满,周边村民带着板凳来观赛,顺便在县文化中心消费购买特产。据统计,赛事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近四成。

从“一日游”到“多日留”,从“买特产”到“品文化”,苍梧正用“农业打底、文旅赋能”的模式,让游客留下来、消费旺起来、记忆带回去。

与此同时,这场文化助“荔”活动,也让县文化中心焕发新生。展厅里,近100幅书画作品讲述着苍梧的荔枝文化;舞台上,本土歌手演唱的《六堡茶歌》,唱出了家乡的味道;网红流量歌手带着群众集体蹦迪;凤凰飞舞杂技表演更是把游客情绪价值拉满……从单纯的“活动场地”到多元的“民生舞台”,县文化中心的转变,正是苍梧以文化凝聚人心的生动写照。

苍梧县文化中心内的“镇长直播间”,各镇镇长轮番上阵,化身“名特优农产品代言人”。沙头镇镇长莫江华在镜头前熟练地展示荔枝品种、讲解吃法、推介荔枝烧鸡,直播间峰值在线人数突破5万,带动沙头镇荔枝单品线上销售额单日破百万。据统计,活动期间通过淘宝、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平台销售的苍梧沙头迟熟荔枝占比高达总销量的35%,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镇长直播亲荐好货

这场为期三天以荔为名的盛会,不仅卖出了荔枝、带火了旅游、活跃了文化,更留下了一套可复制的“文旅+农业”融合经验——以产业为基、以文化为魂、以活动为桥,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产值”,更有“气质”。(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摄影|廖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