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月三”各族群众大联欢活动在百色市举行

2025年“三月三”各族群众大联欢活动在百色市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1 17: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广西百色市“和美红城 千姿百色”2025年“三月三”各族群众大联欢活动在百色市举行,拉开了2025年百色市“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帷幕。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特色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各地群众和游客一起,载歌载舞,好不欢腾。

作为“三月三”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本次活动集中呈现12个县(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沉浸式展演、互动式体验,展现百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民俗风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展示环节,各类非遗项目轮番登场,令人目不暇接。在凌云瑶族长号表演场地,由纯铜打造、全长155公分且无按键的长号,依靠瑶族同胞气息控制,吹奏出独特的“低音、中音、高音”,奏响了迎宾的热烈旋律。紧接着,那坡黑衣壮民歌、那坡高花伞表演、田阳区壮族狮舞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纷纷亮相。田阳壮族狮舞《狮子上金山》中,六头雄狮在“金山”上尽显威风,造型惊险,尽显壮乡人民对祥瑞的祈愿;乐业壮族龙灯舞,长约18.8米的龙灯舞动,传承着300多年的历史,寄托着人们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向往。

整个表演展示环节涵盖了德保南路壮剧、田东古壮拳、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等近20个非遗项目,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武术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了百色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从古老的西林壮族“欧贵”婚俗表演,独特的“娶婿上门”流程和传统仪式,让观众领略到独特的民族婚姻文化;到田林瑶北路壮剧,用36个声腔讲述着桂西北壮族群众的生活故事,其优美旋律深入人心;还有德保壮族马骨胡艺术,清亮柔美的音色,搭配独特的演奏指法和弓法,奏响民族音乐华章。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彩非遗展示区。来自12个县(市、区)的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琳琅满目,右江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田阳壮族麦秆花篮编织技艺、平果棕编等一一呈现,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非遗手工艺品,了解制作过程,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

在“百香百色”区域公共品牌推介活动展区和非遗美食展区,百色大菜糕、田东米花、平果芭蕉芋粉、德保猪血肠等各地特色美食纷纷亮相,让大家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领略到百色独特的饮食文化。

此次广西三月三百色主会场的非遗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人与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到百色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百色“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通过一系列民俗文化展示、体育竞技、文旅推介等活动,不仅为广大群众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节日体验,也有力推动了百色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百色的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摄影:梁力升)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