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关键之年,也是广西自贸试验区成立五周年。从最初的蓝图构想,到如今的欣欣向荣,广西自贸试验区不仅是面向东盟的开放前沿和窗口,更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五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贸易、投资、跨境资金、运输往来、人员进出、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六个自由便利,不断探索高水平开放新路径,取得积极成效。
国家赋予的120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累计形成169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54项全国首创,7项获海关总署批复备案。“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和“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先后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数据显示,自2019年正式挂牌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累计实现全区37.7%的实际使用外资和38.6%的外贸进出口额。
据悉,今年1—6月,南宁片区跨境人民币结算达41.8亿元;钦州港片区大宗商品交易额417.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倍;崇左片区友谊关口岸日均通关量由2019年的980辆上升至现在的1600辆。
五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努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东盟特色产品加工、石化化工、新材料等5条主攻产业链。据了解,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超10万家,是设立前的28倍。
五年来,南宁片区吸引泰克半导体、华芯振邦等80多家规上企业入驻,截至2024年7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555家,是2018年底的 26.4倍。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集中展示东盟国家特色商品,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钦州港片区中石油、华谊、恒逸、格派等百亿元重大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2023年钦州石化产业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与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共同开展发展大豆离岸现货交易试点业务,落地首票“离岸现货交易+区内直转”业务模式。崇左片区重点发展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跨境劳务合作,引进三诺、良维、海南万家腰果等重点企业。
目前,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服务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平台累计交易额超500亿元;南方地区第一家锰硅期货交割库已落地片区;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区正加快建设。
下一步,广西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升“六个自由便利”,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加快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核心区。(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