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节庆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意识,是夯实各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有效载体,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一是民族节庆具有社会互动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民族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往,它是实现民族交流、交融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在各个村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需要通过参与被赋予某种意义的仪式才能够进一步实现群体聚集或身体共在。民族节庆作为跨村落、跨族群、跨地区的节庆仪式,逐步实现了超越血缘、族缘和地缘的交往界线,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加广泛深入,有助于建立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环境,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氛围。二是民族节庆具有文化叙事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深入交流。节庆仪式具有记忆的功能,能够承载特定文化内涵,通过仪式展演所承载的特定文化内涵与观念被周期性的反复贯彻和强调,在各族群内的全体民众心中的记忆得以根深蒂固,世代传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节日,节日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在节庆活动中通过“自观与他观”的这种文化交流方式又再一次被唤醒甚至强化,使得他们产生了共同的文化记忆,而这种共享的文化记忆也将形成“集体意识”,使“我”成为“我们”,从而把各族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三是民族节庆具有情感联结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各民族节庆具有情感联结的功能,这一功能使各民族节庆为推动各民族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提供了可能。人们通过参与节庆活动聚在一起,开始相互关注,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而这些就构成了仪式的组成要素,导致互动仪式的产生。各族群众在参与民族节庆仪式的过程当中,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等一系列情感随之迸发出来,并且通过仪式将群体团结符号化,进而强化参与节庆活动者的个人从属于群体的观念,推动了各族群众的身份认同。节庆中的各种仪式活动使各民族群众在欣赏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和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促成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良好发展局面,促进了集体性的身份认同。
当然,现实中民族节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民族群众节庆参与度参差不齐。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民族村寨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不是每个民族地区村寨都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这就导致民族地区各民族村寨之间的文化面貌、生存方式等存在差异性。各民族节庆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交往平台,能够有效地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但通过调研发现,拥有旅游产业的民族村寨与没有旅游产业的民族村寨在举行民族节庆活动时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景象,主要表现在各民族群众参与度的不同。拥有旅游产业的民族村寨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节庆活动,节庆活动中的各项程式也已经非常成熟,群众参与度也较高。但是没有旅游产业的民族村寨,由于经济发展能力较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通常会离开村寨到外地寻求工作机会,导致节庆参与度不够高。二是对节庆文化内涵缺乏足够认识。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无论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还是对于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各族群众历来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集体仪式、歌舞展演等艺术形式,承载本民族文化记忆,通过文化叙事,文化记忆成为了可供交流的文化现象。当前,各地民族节庆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也还存在部分群众对民族节庆活动背后的文化、价值认识不充分的问题。三是节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不足。在节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部分节庆把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与增进中华民族文化共性认识的工作结合得不够理想,节庆活动中更多的还是强调民族文化的个性,各民族文化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突显不足。通过开展节庆活动对于彰显各民族文化个性、强化本民族文化认同、推进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在节庆活动中如果过度强化民族个性,不注重中华民族共同话语的建构,将不利于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实际上,大家都能够知晓中华文化的存在,但是关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却是比较模糊的。
为此,要积极推进民族节庆创新发展。一是努力提高各民族节庆的共享性。当前,在民族交往中,不同地区的各民族群众节庆参与度存在差异性,如何整合各方资源、协调民间力量,充分调动各族群众节庆参与积极性,提升各民族节庆的共享性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课题。节庆根据共享范围,可分为跨地区共享节庆和跨民族共享节庆两种类型,跨地区共享节庆的主体为不同地区同一民族内部成员,跨民族共享节庆的主体则是同一地区多个民族同胞。无论是跨地区共享节庆,还是跨民族共享节庆,政府须介入其中,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同时发挥民间力量的组织作用,旨在改变由家庭、家族、村寨自发组织的传统模式。同时,提升各民族节庆的共享性还须注意运用现代新媒体和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云”拓展各民族节庆活动的互动空间,增强各族群众的节庆参与度。二是深入挖掘各民族节庆文化内涵。判断一个节庆活动是否成功,不仅要把“群众参与度”作为重要衡量标准,还要看其是否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民族文化从记忆到传承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迁会融入一些新的元素,在这循环往复又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民族节庆文化底蕴,让节庆永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记忆。因此,在民族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注意民族文化行为习俗展演层面的表层文化,更要注意深度发掘作为深层文化的精神“内核”,深化各族群众对节庆文化内涵的了解。开展民族节庆活动过程中,要杜绝“重物轻文”,如果一味地追求节庆经济效益、迎合受众喜好、盲目跟风打造,将一些富有底蕴的文化简单化处理而缺乏独有的民族文化标识。任何节庆的挖掘,其实就是要对民族节庆文化进行普查,追溯节庆活动由来、厘清每一节庆仪式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特别是厘清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整体文化之间的关系。三是推进各民族节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处理民族关系需要凭借一定的话语进行宣传教育,离开话语集体性的身份认同就难以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中产生。民族节庆作为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表达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宣传教育功能,因此,需重视在各民族节庆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构。一方面,在节庆中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认清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建构与宣传具体落实到节庆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形式增强话语的亲和力,要贴近各民族地区实际,善于利用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的优势,通过用文化展演、自媒体展示等方式描绘展现各民族大团结,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李玉雄 韦承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