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国大厦添砖加瓦的产业工人

手上的老茧、练坏的工具,都见证了郑志明不断做“减法”获得的成绩:手工锉削平面,零件尺寸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更让郑志明想不到的是,过去,许多像他一样的柳州产业工人,拆解进口汽车进行测绘、研究,奠定了柳州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

为强国大厦添砖加瓦的产业工人

来源:柳州日报 2022-12-08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郑志明在进行零部件精密测量。
全媒体记者 朱柳融 摄

□全媒体记者 李斌 朱柳融

“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一定要看实际贡献!我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二十大代表、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语重心长说的一番话,在郑志明等柳州广大产业工人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形成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连日来,郑志明在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总会兴奋地讲起习近平总书记与他对话时对产业工人的殷殷嘱托,“总书记给予产业工人的关怀和肯定,是我们产业工人的无上荣光。”郑志明说。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制造强国建设,离不开产业工人的贡献。郑志明及其团队成员,心中怀有梦想、脚下充满力量,决心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一步一个脚印攻坚克难,助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能成才,匠心筑梦。郑志明正用自己的实干诠释着,在装备智能制造领域,产业工人凭着走自主创新之路和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信念,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贡献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添砖加瓦。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郑志明成了柳州产业工人中一颗耀眼的星,也是中国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一个优秀代表。

初出茅庐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被称为“1万小时定律”。

今年45岁的郑志明,中等个头,在人群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他总是穿着那身深蓝色厂服,胸前是鲜红色的厂标,一如他本人,做事沉稳、淡定,做人热情、温暖。

儿时的郑志明,没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他沉迷于用各种废旧材料做小车、小船等玩具;用玻璃、轮胎胶做成简易潜水镜畅游柳江,是他和小伙伴夏天美好的回忆。

在家人眼里,郑志明曾是个调皮贪玩、成绩差的“学渣”。初中毕业时,他因成绩不好,感觉高考无望,只能进入职校就读钳工专业。

“说实话,那时候哪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读书读不好,只想掌握一门手艺,有口饭吃。”郑志明对学习钳工的初衷毫不讳言。没想到的是,课堂上教的机械原理、机械制图等知识,他一学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学霸”。

1997年,郑志明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当时的柳州微型汽车厂,成为一名钳工学徒。在这里,郑志明遇到了和他缔结师徒合约的师傅——八级钳工谭林科。

起初,谭林科并不看好郑志明,不敢让他独立完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做什么都要在旁边盯着。在加工零部件时,郑志明草草完成了零部件加工,谭林科发现产品不合格后,把他劈头盖脸骂了一顿。郑志明羞得面红耳赤,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干。

有一次,工厂里的设备坏了,车间主任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请谭林科:“谭师傅,你得帮帮忙啊!整个厂,这个问题只有你才能解决。”这让郑志明对“万能的钳工”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钳工那么受人尊敬,钳工手里的活儿那么受人尊重。他也想成为像师傅那样的人。

锉削、划线、钻削、刮削、研磨……这些都是钳工的基本功。如何看出一个钳工水平的高低?丝毫之间见分晓。谭林科告诉郑志明,钳工就是要做“减法”,误差控制得越小,精度就越高。为了让徒弟更好地练习基本功,谭林科自制了圆规、铲刀、三角刮刀等工具。

那时候的郑志明练得狠,“人刀合一”是他的目标。别人都下班了,他还端坐在操作台前练习,手掌慢慢地磨出了泡、长满了茧,练坏的工具能以吨计。

手上的老茧、练坏的工具,都见证了郑志明不断做“减法”获得的成绩:手工锉削平面,零件尺寸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手工划线钻孔,位置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将细节做到极致,将技术做成艺术。正如“1万小时定律”所阐述的,经过数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努力,郑志明也像谭林科那样,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顶尖钳工。

“当时我收了两个徒弟,同样的教,同样的活,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年过七旬的谭林科说,郑志明能沉下心,活做得总是比别人细。

谭林科自制的工具一直被郑志明保留着,后来传到了他的徒弟手里。每个徒弟初来时,都要像郑志明年轻时一样,先把基本功打好。

“虽然钳工作业现在大部分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是完全取代人工是不可能的。”郑志明说,越是精密的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等,越需要依靠人来做精密加工,还有一些单件的小批量生产、修配,人工制造更加便捷,“无论时代如何进步,钳工都需要练好基本功。”

四处拜师

郑志明刚参加工作时,汽车已开始走进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汽车产业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在当时,汽车制造领域许多核心技术还掌握在西方国家的大企业手中,给郑志明等汽车产业工人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也激发了郑志明内心对汽车制造技术自立自强的渴望,促使他更加刻苦地投入到学习中。

“除了谭师傅,我其实还有很多师傅。”在接受采访时,郑志明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广西汽车集团的高级技师张金荣,也是郑志明的师傅之一。如今,已经头发花白的张金荣,忆起与郑志明的师徒岁月,话匣子就关不住了。

“我是学车工的,小郑是学钳工的,我们一起干成了很多事,在这过程中,我把自己几十年的所学全都教给他了。”张金荣感慨地说。

张金荣记得,2002年,一代“神车”五菱之光的后桥生产任务落到了他们身上。壳体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测量精度影响着减速器的噪声情况、耐用程度。当时测量全都依靠手工,测量工具也比较粗糙。

郑志明对壳体测量并不擅长。张金荣一边手把手地教他测量要点,一边和他摸索更好的测量方式。“一熬就是几个通宵,反复地进行测量、调整,每一轮都得耗费6小时以上。”张金荣说,郑志明不仅一点就通,也在交流碰撞中激发了很多新的想法。

这次技术攻坚,郑志明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术,还看到了张金荣等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的认识。郑志明怀着向先进学习,为公司、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初心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03年,郑志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的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让张金荣印象最深刻的是,2006年,公司生产的主减速器因为异响频繁,每天被客户退货就达到100台。当时,公司购买的主减速器噪音检测设备达不到要求,技术人员怎么查找都找不到原因。

张金荣找到郑志明等人,提出想利用业余时间做一台检测设备。当时不少人被这个“大口气”吓到,郑志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几个人利用下班时间,研究其原理、连接、台架等问题。熬了几个灯火通明的夜晚,郑志明不说苦、也不说累。最终,一台主减速器噪音检测简易设备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主减速器异响的问题,其设备原理还一直被沿用至今。

“每一次和师傅做项目,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许多知识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而是师傅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郑志明说,正是有了师傅们的点拨,他在成长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走进郑志明的办公室,进门左手边就是一排书柜,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最多的是专业书籍。《钳工手册》《车削手册》《中国材料工程大典》《中国模具设计大典》……外行人看了如“天书”,却不知郑志明早就利用业余时间吃透了。

就这样不断地扑下身子向老师傅学习、到书海里遨游、在实践中摸索,郑志明全面掌握了车、刨、焊、铣等技术和专业领域知识,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技能图谱,他也逐渐成长为一名集加工、建模设计、安装调试等技能、技术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

31岁的谢评周是郑志明收的第一个徒弟,他也是职校出身,现在不仅是高级技师,去年还拿下副高级职称。

谢评周说,能成为郑志明的徒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师傅花了很长时间到处拜师学的知识,我只需要和他一个人学就行了,所以我才能成长那么快。”

勇于攀登

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是成为顶尖高手的秘笈。

郑志明正是秉承“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执念,成就了他技能报国、产业报国的梦想。

位于柳州市河西工业园区的郑志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里,“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八个红色的大字被镶嵌在培训区的中心位置,也镌刻在以郑志明为代表的柳州产业工人心中。

锚定自主创新,锻造制造强国。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郑志明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永远不会过时,并且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郑志明常常发现公司花重金买来的“洋设备”并不适用,一旦出现损坏,维修代价高昂,成为企业生产的掣肘。

“等人家上门修,不仅耗时费钱,还吃力不讨好。”郑志明说,一定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次,广西汽车集团的一套从美国进口的高端切齿机及研齿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主轴精度降低无法使用。对方售后称,上门维修至少要等一周。这不仅耽误生产,还得付上一笔不小的佣金。

郑志明这时站了出来:“每次都等人家来修,太被动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动手?”他查找相关资料,反复模拟验证,制定维修方案。经过三天两夜连续奋战,他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修复后的主轴精度达到0.0015毫米。这不仅满足了设备使用需求,还解决了企业进口设备无法维修的问题。

汽车后桥壳自动化焊接生产是一道难题,在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广西汽车集团想消除这个症结,但由于生产线工艺非常复杂,几乎无人愿意尝试。

郑志明则带领团队揭下了这个无人敢揭的“榜”。在研发过程中,他和团队沉浸在车间的“设备丛林”里,一个又一个创新想法,不断迸发、碰撞。

最终,郑志明设计出多种定位方式、多工艺融合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这一生产线投产后,自动化率达到80%,可以兼容3种不同产品,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30万元,产量提升近12%。

随着柳州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广西汽车集团把目光瞄向核心零部件——新能源电驱桥,而电驱桥生产设备的研发必不可少。

郑志明及其团队又一次担起重任。摆在他们前面的有“三座大山”:燃油车桥和电驱桥的主减速器完全不同,就如同鸡和鸭的区别;传统设备工艺不能直接用,需要重新研发;时间紧、任务重。

研发期间,郑志明及其团队时常在车间度过日升月落。三个月后,他们成功研发出电驱桥生产设备。该设备生产的电驱桥,搭载在现象级新能源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五菱宏光MINIEV上。这款“神车”自问世以来,已连续26个月获得中国品牌纯电汽车销量第一。

今年11月中旬,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300辆新能源汽车作为官方用车亮相巴厘岛会场,为峰会出行提供高品质服务,展示了“中国智造”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魅力。

而今,柳州研发生产的汽车行销世界。仅上汽通用五菱,整车总产量已近2700万辆,如果按每辆车长4.5米计算,这些车头尾相接超过12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约3圈。

更让郑志明想不到的是,过去,许多像他一样的柳州产业工人,拆解进口汽车进行测绘、研究,奠定了柳州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今,出口海外的柳产“神车”,也成为国外同行拆解研究的对象。

“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州时的重要讲话一直萦绕在郑志明的耳畔。在一次次自主创新中,郑志明攻坚克难,完成自主革新项目933项,交付自动化装备1812台(套),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8150.45万元。

国家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郑志明这样的技能人才创造了更多机会。郑志明不仅被评上了高级技师,还被评上了高级工程师。今年10月,郑志明成为广西首批9名获评特级技师的工匠之一。

“要不是国家政策好,像我这种职高毕业的钳工评上高级职称,想都不敢想。”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郑志明这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

成长沃土

一技之长,能动天下。小工匠的成长,离不开大时代的滋养。

郑志明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基因,离不开拥有百年工业积淀的柳州始终坚持“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发展战略,更离不开党中央对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在广西汽车集团,郑志明犹如明星一般存在。同事们不仅佩服他的业务能力,也记得他的热情和温暖。

谭林科说:“认识小郑20多年,就没见他和谁红过脸。我说他工作做得不好,他总是一声不吭,找出问题在哪里,然后琢磨着怎么解决。一心只想着解决问题,他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郑志明的同事粟飞虹难以忘怀的是:有一次公司举行一场晚会彩排,需要在过道搭一个灯架,负责的师傅说第二天才能来干活。在现场彩排的郑志明,二话不说就爬上梯子,把灯架搭好了。

郑志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何洁,来自四川。她记得,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不能回家过年,郑志明就把她和几个不能返乡的工友叫到家里,一起吃团圆饭。

有人问,为何郑志明能够从一名钳工学徒成长为技能大师?

广西汽车集团董事长韦宏文给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除了郑志明自身的钻研、品质外,更重要的是柳州百年工业发展史的积淀,以及企业“你有多大能力,就给你多大舞台”文化基因的延续。

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培育高端技能人才。广西汽车集团为郑志明这样的高技能人才设立了年薪制,待遇参照公司中层干部,让技能人才既有荣誉感,又有体面的收入。

2014年,以郑志明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珠三角地区有一家公司想以高薪聘请郑志明,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如果说我有那么一点成就,离不开公司的培养。离开了公司和我的团队,我也未必能干出什么成绩。”郑志明说,“公司在装备智能制造领域还有很多新技术要攻克,我怎么能半途而废?”

广西汽车集团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28年在鸡喇山下成立的柳州机械厂,近百年来出现了很多像郑志明一样的产业工人明星:卢达、孔文炎、吴鼎瑞、蒙声棋、黄德鸿、丘柳滨、王业嵩、黄光荫……

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有种无形、柔软的力量贯穿其中,那就是传承。正如郑志明的师傅把技术传承给他,他又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徒弟一般,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薪火得以代代相传。

教会徒弟,不仅没有饿死师傅,还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高水平团队。多年来,郑志明共带出高级工15人、技师14人、高级技师14人、公司特聘专家3人。他发明的“调芯钻孔法”“研推修锉法”等,成为钳工技能比赛获胜的独门绝技。

制造业发展需要一支有知识、懂技术、会创新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工人的沃土。“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职业教育贯通发展工程,围绕产业需求,将职业教育专业链建在柳州产业链上,已累计向社会输送17万名服务智能制造、汽车产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市教育局副局长温剑说。

从今年起,我市把每年的4月26日设立为“柳州工匠日”,提升本地工匠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自豪感和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柳州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的进步,产业工人的成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未知领域、技术空白处迸发出创新创造的无限活力,成为推动技术变革、产业转型的反哺力量。

走过百年工业发展历程,产业报国是柳州的初心和信念,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已在龙城大地扎下深根。一代代产业工人心无旁骛,在匠心永续中共赴产业报国的时代之约,让柳州制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享誉世界。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从这个角度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工人阶级的高度评价,已经在郑志明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郑志明决心以产业报国、与时代同行,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添砖加瓦。

(李斌 朱柳融)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