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四育工程”培育知华友华人才

广西师范大学“四育工程”培育知华友华人才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0-27 14: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坚持“融中外、兼知行,培育知华友华的文化交流使者”理念,在国际学生培育中创新实施课程育人、管理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平台育人“四育工程”,效果良好。近五年,学院共培养了2005名国际学生,其中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占76.6%,其他国家占23.4%。

为了让国际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学院从课程体系内容布局和实践性课程建设两个维度来推动课程育人的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内容布局中,学院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教育功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教育理念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目前,学院已建设包括中国概况、旅游、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热点讨论、中国历史、当代中国经济、中国人文地理、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等五大系列21门特色课程,全方位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加强国际学生对中国国情、中华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学院以实践性课程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如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研乡村振兴,让他们亲身体会和感知中国乡村脱贫后的喜人变化。

2020年以来,学院积极开发国际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桂林高校外国学生服务两大平台,完成了与学信网、学位网、全国来华留学信息管理平台等多个平台的无缝对接,实现国际学生背景材料审核、报到注册、课堂考勤、签证等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在全国较早实现对国际学生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与此同时,学院关注关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从机场、车站接站到入学报到、入住宿舍,再到办理银行卡、饭卡,为新生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快、准、实、严”的要求,学院将防控时间、措施、管理和服务工作靠前,让国际学生体验到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温暖。

自2007年起,学院每年6月邀请毕业学生家长到校参加国际学生家长大会暨毕业典礼,共同体验中国大学校园生活,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高校,让跨国家庭共享中国文化的温暖。近十年间,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文化节及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家迎新年庆祝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国际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赛事和活动,让他们在相互的文化交流中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2020年,越南籍学生段芳花的《离梦想更近——我与唐诗的美丽邂逅》获得来华留学生征文暨短视频大赛一等奖,越南籍学生武氏明庄在第二届中华经典朗诵大赛“诵读中国”经典朗读大赛中获二等奖。

为了加强知华友华人才的培育,广西师范大学将海外三所孔子学院、越南学校纪念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等进行纵横两个维度的整合融合,共同做好国际学生育人工作。如将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和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以点带面”“跨国传播”的良好作用。同时,将越南学校纪念馆和越南研究院作为对越知华友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充分利用2010年5月建成的越南学校纪念馆,全面、系统展示20世纪50至70年代越南学子在桂林学习、生活等场景,接待包括越南领导人在内的中外参观者数万人次,赢得中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此外,充分发挥学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作用。通过举办海外华校校董研习班、华文教师证书班、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冬)令营等活动,开发海外华文教育教材,开展东盟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华文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