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百色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0-08 17: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百色凌云县浩坤湖景区是浩坤湖旅游扶贫示范区核心区域,也是凌云县旅游扶贫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浩坤湖畔景色迷人。

早在2008年以前,当时的浩坤湖还是河道式的自然湖泊。浩坤湖周边涉及下甲、伶站2个乡镇,弄福、陶化、初化、浩坤4个村1547户7473人。4个村山多地少、耕地不足,居住的是茅草房,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属典型的石漠化深度贫困地区。

风雨桥坐落湖畔,见证这里的变迁。

特别是建设浩坤电站之前,当上游洪水来时,天然溶洞泄洪不及,造成洪水上涨,当地的耕地基本上被淹没,颗粒无收的情况时常发生,群众几乎都是靠政府的救济维持生活。在公路隧道开通之前,当地群众为了购置生活必需品,只能背着背篓贴身沿梯攀爬两个山洞(即“猪笼洞”和“棕榈洞”)出入村里,攀爬两个山洞后,还要步行4至5个小时才能够到最近的乡镇。这4个村2015年贫困发生率均在50%以上,特别是陶化村贫困发生率达到了78.82%(弄福村67.53%、初化村56.19%、浩坤村50.02%),“一湾绿水映石山,四面透风贫苦寒”是浩坤村的真实写照。

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如何帮助这4个贫困村找到产业使他们脱贫致富?凌云县通过开发建设浩坤湖景区,以浩坤湖景区景点为引爆点,推动凌云县旅游加快发展,增加群众收入。

秋日时节,浩坤湖湖光山色景致宜人。

浩坤湖建成后,填补了凌云县旅游短板,有效承接了百色红色旅游、乐业大石围探坑,成为了凌云县继茶山金字塔、泗城古府之后又一个亮堂堂的名片,有力助推了凌云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加快发展。

游客沿着湖边步道,欣赏浩坤湖美景。

近年来,凌云县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在浩坤湖景区实行“六个一”(库区补偿、养殖合作、产业带动、门票分红、上岗就业、资源租赁)旅游扶贫新模式。2017年来,实现景区户均年收入增加4000余元。2021年1月一10月实现接待游客量10.53万人次,实现总收入767.7万元,其中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1395人次,运营总收入86.53万元,增长幅度为百色周边景区最大之一。(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摄影:刘峥)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