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圆满收官

第五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圆满收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9-29 11: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大力引进海(境)外人才和项目到南宁创新创业,聚天下英才推动南宁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28日,2022年第五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南宁海创大赛”)决赛在南宁成功举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川出席并致辞。赛事全程线上直播,共吸引海内外近10.5万人在线观看。

深耕五年 赛事平台效应凸显

人才发展需要平台,创新创业需要沃土。2018年南宁市举办了首届南宁海创大赛,历经五载,大赛有效促进产才互动、蓄能提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高,已成为层次高、影响大、辐射广的创新创业赛事。五年来,大赛累计吸引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273个报名参赛项目,在北京、深圳、苏州、波士顿、伦敦、法兰克福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区举办路演比赛,目前已有29个历届参赛的获奖项目扎根南宁,享受决赛奖金、项目资助、产业对接等系列扶持政策。以赛引智,助力南宁市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宣传发力 拓宽海创“朋友圈”

2022年第五届南宁海创大赛组委会面向RCEP成员国等海外国家和国内创新活力较强的城市广发赛事邀请函,积极对接世界各地的高校院所、科技和人才机构,为全球人才搭台筑梦。大赛宣传面覆盖欧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通过人民网、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海内外80多家新闻媒体以及微信朋友圈广告、地铁机场广告、户外广告等媒介多渠道展开宣传,累计触达3300+万人次。

链接产业 首设新能源汽车赛道

2022年第五届南宁海创大赛聚焦南宁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征集“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领域项目参赛。为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车领域项目通过大赛平台与南宁市进行对接,发掘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业发展,今年南宁海创大赛新增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赛道。大赛自6月启动以来,共吸引了459个项目参赛,其中生物医药及大健康行业项目和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项目保持较大参赛规模,分别占总项目数的28.37%和27%;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项目数占比分别为16.53%、12.67%、7.16%、8.26%。

导入创新资源 首度前往苏州举办预赛

9月6日—15日,预赛分别在苏州市长三角国际路演中心、北京启迪科技园、深圳湾ECO国际会议中心等科技园区举办,凭借国内一线城市科创实力优势,加强海内外人才和创新资源对接,打通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渠道。

三地预赛共邀请了65位资深行业专家和投资专家担任评委,确保评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大赛首度前往苏州这一人才聚集多、创新氛围活跃的城市举办预赛,强化对接和导入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苏州站新一代电子信息评审组组长——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赵鹤鸣教授对参赛项目予以较高评价,他认为,本届大赛参赛项目反映了前沿科技领域发展新动态,项目团队人才层次高,项目拥有良好的基础和应用前景,希望能够落地南宁,进行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百花齐放 共享南宁发展红利

9月28日,2022年第五届南宁海创大赛决赛精彩纷呈,50强参赛团队激烈角逐,争夺桂冠。参赛团队精英荟萃,参赛项目负责人中,3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具有硕士学位。

受新冠疫情影响,大赛同步设置“云擂台”,广西区外参赛选手通过现场连线进行“云路演”,与评委进行“云交流”,感受南宁的创新创业热潮,更好地融入南宁招才引智的“强磁场”。

赛事涌现出一批具有高精尖缺技术、落地南宁意愿强烈、未来发展可期的项目。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组“基于私有链的企业数字化防泄密主机”项目负责人郭博士表示,南宁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与项目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接下来计划将海外博士、硕士等核心团队成员导入南宁项目团队,成立研究中心,加速项目产业化进程,满足企业数据信息安全方面的需求,助力推动南宁市数字化信息建设。

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行业组“昌辉EPS——助力新能源产业,加快电动化发展”项目负责人王先生表示,南宁市汽车产业步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发展潜力巨大。非常感谢大赛组委会增设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赛道,为项目的市场拓展开辟新的链接渠道,这将有益于项目加快落地南宁、投入建设生产。

先进装备制造行业组“余热蒸发高盐废水零排放装置产业”项目负责人杨博士表示,项目研发团队研制的余热利用高盐废水蒸发装置已得到成功应用,根据南宁市城市发展和扩张速度,污水处理、环保治理方面还是一片蓝海,非常期待项目能够顺利落户南宁,携手更多环保产业创造效益。

由30位行业专家和一线投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决赛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他们分别从技术创新性和成果转化成效、商业模式及实施可行性、团队实力、行业及市场分析、落地计划、财务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细致、专业的评审,与参赛选手互动交流,围绕商业模式、技术壁垒、市场前景、竞争环境等方面为参赛选手提供建议。

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评审组组长陈勇表示,来自海内外人才团队站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展现了实用化、国际化的前沿技术,希望这些优秀项目能够早日在南宁实现产品化,推动南宁新能源汽车技术迈上新台阶。

先进装备制造评审组组长蔡敢为在点评中提到,决赛项目具备独特的技术、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的商业模式、清晰的发展目标,并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成果,整体水平较往届有一定的提升。如“智能软件驱动无人叉车”“面向航空航天及军工的高端复材三维增强体生产装备”等项目,依靠前沿学科技术成长发展,应用前景广阔,热切期盼优质项目能够与南宁市相关行业企业达成进一步合作和良性互动,共同把南宁的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最终“昌辉EPS——助力新能源产业,加快电动化发展”“地下管网清淤检测机器人及地网一体化系统”等参赛项目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

筑巢引凤 奖励政策持续加码

奖励政策持续与南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邕江计划”等人才政策绑定,设置奖项达50项,决赛基础奖金最高30000元/项。一等奖项目落地南宁的,直通南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邕江计划”,给予最低50万元、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二、三等奖项目落地南宁的分别给予项目资助30万元、15万元,可优先推荐参评“邕江计划”。今年,大赛组委会首次将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和创投机构纳入项目推进专班,将为获奖项目落地发展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务,凝聚各行业主管部门力量,打造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更具优势的人才引进政策,全力服务优质项目落地。

建海创平台,揽天下英才。作为南宁倾力打造的全球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赛事品牌,南宁海创大赛面向海(境)外持续挖掘先导产业、前沿科技领域的优秀人才(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南宁市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发挥“南宁渠道”作用,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区,广纳海内外科技创新人才,以人才引擎助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南宁海创大赛积极促成人才与资本、市场、产业对接,为优质项目落地转化畅道快速发展道路,提供最有利的政策支持、最高效的政务服务、最优质的的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形成环境聚集人才、人才重塑环境的生动格局。

本届大赛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外专局)、市外事办、市科协和青秀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广西启迪之星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北部湾人才金港、南宁力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图/文 陈祝慧)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