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期间,广西应急管理厅与广西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应急管理、指挥、救援体系建设。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包括沟通联络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和应急资源共享机制在内的高效应急通信保障协作机制;结合双方优势资源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5G、云、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等重大项目研究和顶层设计;共同促进研发成果的应用和效益转化,向社会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团体推广应用。
据了解,广西移动本届博览会的B1馆应急技术与设备展区(以下简称“展区”)展示了多种当前领先的应急通信保障前沿技术,全面展示广西通信行业应急通信保障硬核实力。
展区现场,广西移动展示了无人机高空基站,该基站无需团队也能开展通信保障工作,可快速部署,覆盖面积广,升空最高达200米,通信覆盖范围最远达5公里以上,打破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团队作战的传统。
广西移动还在展区演示了特殊的通信保障方式——5G应急机柜,该设备具有尺寸小、易配置、易开通等特点,可快速为突发事件地区提供通信能力。据悉,5G应急机柜曾在今年3月21日东航MU5735客机坠毁事故救援工作中发挥作用。经现场检测显示,事故核心区的中国移动5G网络上行速率达90Mbps左右,下行达900Mbps左右,为救援工作人员及现场采访的媒体记者们提供了高速畅通的网络通道,充分满足救援工作的刚需。
此外,参展者还可以在展区中体验手提现场指挥中心(E-center),这是一种集合指挥调度、地图显示和视频监控于一体的通信保障技术,可在紧急场景下快速建立专用网络,实现语音、消息、视频等信息传输,既能手持,也能肩背,方便保障人员出行。在夜间光线微弱时,手提现场指挥中心的夜视功能,将自动识别人、车、船,并实时传送影像至通信保障后台,为应急管理部门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现场图像调阅、远程视频指挥等决策依据。
据悉,广西移动近年来持续提升备战应急通信物资能力,2018年至今累计投入近5700万元,配备了15辆升级了5G网络的大型应急通信车、6辆卫星车和8台800KW的应急电源车,可满足日常应急通信保障需求。目前,广西移动已形成1个总体+3个面向应急预案管理的四级结构体系。(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