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大地,风华浸远。
2000年岁月砥砺,成就柳州,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工业名城,其间演绎多少故事?创造多少“惊奇”?
岁在壬寅,龙城八俊,呕心力作《柳州八记》(刊发于2022年第4期《广西文学》),纪录柳州文化根脉、风情民俗、精神底蕴和绝美风华,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柳州市广播电视台、柳州市文联联合制作音频版《柳州八记》,实力主播倾情诵读,今天推出第一记:《龙城记》。
作者:甘草
诵读:家兴
录音合成:蔡彦
龙城记
甘 草
“梁时八龙见于江,故名。”
——清朝《柳州府志》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在龙城柳州大街上听《龙的传人》这首经典老歌,仿佛在景德镇看瓷器、在茅台镇品美酒、在龙井村饮春茶那般,纯正、合味、走心。
大哉大同,为光为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和世界华人都以自己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而骄傲。
谁都没见过龙,但龙文化无处不在。传说中龙的形象约定俗成: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为鳞虫之长,一种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周易》开篇就是“龙”的意象,从“潜龙,勿用”到“见龙在田”到“或跃在渊”到“飞龙在天”……一条龙,腾飞于苍茫历史的天空,潜伏于世代国人的心田。
“世间多少伟大答案,在苦等一个好问题。”我寓居龙城,已与柳州刺史柳宗元相隔千载。这里,依旧“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最大不同是城上高楼接的不再是大荒和愁思,而是繁华和豪气。“劳君远问龙城地”,伟大答案只等一个问题:龙城的“龙”在哪里?
南朝梁武帝大同间,相传有八龙见于江中而得名龙城,历史上曾置龙城县、龙州。“唐贞观八年,我的名字叫柳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柳州改名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柳州。全国有多个城市别称龙城。而这个龙城,自然不是边塞诗人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那个北国龙城,而是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的南方龙城。新时代的龙城已成为广西最大工业城市,山清水秀地干净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穿越历史的迷雾寻觅“龙”的踪迹,令人谈虎色变的南方瘴气早已消失于时空隧道,清清柳江的水质已臻全国第一,如果八龙再聚江中,该是多炫的神游幻境啊!
登上柳江最大支流龙江之畔,柳城县凤山镇南丹村,尚有残垣断壁留下古龙城的依稀旧痕,不远的龙船山默默俯瞰世事沧桑。
经鱼峰山麓南行七八里,是群山环抱、自成屏障的龙潭公园。这里的大龙潭,唐时叫雷塘。柳刺史当年曾在这里为一方百姓祭神求雨,并著下《雷塘祷雨文》,敬天爱民之心感天动地。龙潭摩岩石刻擘窠大字“龙”字笔力雄健,翩翩欲腾。巨“龙”莫非栖于大龙潭?不见龙影,我觉山高。
在龙城沿江大道隔岸远眺,柳州古八景之一的“龙壁回澜”犹如天开图画。奔腾的柳江水与险绝的龙壁山在这里碰撞,积健为雄,回澜东去。柳宗元发现“龙壁其下多秀石,可砚”,遂制作出“柳砚”传世。柳砚近年在深圳文博会评比中斩获金奖,成为中国名砚。
柳江东岸的蟠龙山,横列三峰状似蟠龙。我办公室遥对蟠龙山,案牍劳形之余,凭窗而立,目光与蟠龙双塔(一为蟠龙塔,一为文光塔)对视,天光云影中,有时不知龙是山耶?山为龙耶?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柳州东门城楼根据八龙传说筑有八个龙纹雕饰。柳刺史当年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之诗仿佛还在天空回荡,而东方已是万物蓬勃、阳光普照。
柳州西面的龙腾背,莫非是祥龙腾飞之地?新中国成立不久,上海支边企业大南迁,一批工业项目落户柳州。如今“北看徐工,南看柳工”中的柳工,就是当年从龙腾背起步开疆拓土走向世界的。龙腾背,背负工业重镇的摇篮迎风飞驰。
斯文在兹的柳州文庙充盈龙图像、龙文化、龙气息,熏陶了代代学子。车水马龙的龙城路,以“龙”命名的大厦、店铺不胜枚举,被誉为“柳州第一街”。龙城中学、盘龙村、卧龙巷、老龙岩、龙兴桥等许多以龙命名的地名中,都深深浅浅地显露出龙文化的“一鳞半爪”。柳州含有“龙”字的住宅小区不下二十个,龙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奔流在柳州人民的血液里。
闻名遐迩的柳侯祠已有一千二百年历史。那里的“三绝碑”集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文、柳宗元事、苏东坡书”著称于世;而那块“龙城石刻”则首次将“龙”与“柳”合二为一:“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相传这块石刻从土里挖出来时,旁边还有一把短剑,故又称“剑铭碑”。“剑铭碑”剑气冲星斗,“龙城柳”千秋柳拂天。
地以人传人以地。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柳宗元都无愧于“龙的传人”,俊杰廉悍,雄深雅健,踔厉风发,芒寒色正,福我寿民,无私济世世兴矣,有德于民民祀之。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泱泱柳江像一条九曲巨龙穿城而过,不舍昼夜。我偶尔散步于江头,“天问”一般思考人生。蟠龙山下夕照亭上的楹联告诉我:
滚滚澄江,莫向流年悲逝水;
巍巍峻岳,宜教德业峙名山。
我登上窑埠古镇最高建筑“龙城阁”,放眼柳州万象,用对联回答自己的寻龙之问:
登巍峨高阁,明心即见国之重器;
问苍茫大地,何处不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有太多复杂而伟大的品质。柳州人具有“肉粗骨头硬,做事特别狠”的整体性格,而一代代大企业家、大工匠,一批批猛将、闯将、干将,更是集体彰显了宝贵的“龙马精神”。而在“柳柳州”的身上,我发现了很硬核的一点特性:“龙的传人”是永远无法击败的,即使命运将他推向极端境地,他仍能以悲怆之心创造极致德政,在不朽的事业中超凡入圣,后人封侯立祠代代相传。诚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所言:“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