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全力冲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纪实

广西钦州市全力冲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纪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2-18 13: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食安钦州,你我同行!广西钦州市正在大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多措并举保障每个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目前,钦州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验收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全市围绕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和监管方式方法创新大力探索,人民群众对全市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上下一心 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民以食为天。“让人民吃得放心”是市委、市政府民生大局的重中之重。钦州市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站在全局高度积极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开展监督检查。

党政同责高位推动。自2016年5月,钦州市获确定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三批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挂帅、部署、推进、督查,从机制上保障食品安全有序推进。去年以来,各级各部门继续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稳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推行食品安全区域监管网格化工作模式。全市将监管重心下移,极力构建区、场镇(街道办)、村队(社区)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格体系,聘请1038名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建立613个食品安全监管网格,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和农村,实现了网格化监管“一兜到底”。

完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全市建立以市级机构为中心、县(区)机构为骨干、镇(街道)机构为辅助、企业自检为基础、第三方机构为补充的“四级一补”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目前,钦州市检验检测院检验检测能力达到了1785项/参数,基本涵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检测项目。灵山、浦北县食品药品检验所运行良好。各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均建立独立食品快检室。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实验室通过自治区“双认证”评审。国家燕窝及营养保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钦州)运行良好,钦州保税港区酒类(食品)检测中心检测项目涵盖大部分进口食品。主城区全部农贸市场、多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建立快速检测室。2021年以来,全市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粮食等部门共完成抽检监测16507批次,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24.3%,达到5.0批次/千人。

标本兼治 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关键在源头、在预防。钦州市加大政府主导支持力度,完善源头治理体系,全力守护群众食品安全。

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243个,产品数量位居全区前列。“钦州大蚝”“灵山荔枝”获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2021年5月,“钦州大蚝”继2016年、2018年后第三次荣登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品牌价值增长达48.84亿元。推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香港高端品质认证、广西优质认证等高端品质认证,帮扶16家企业15个产品申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申报企业与去年同比增长70%,助力推进“钦品入湾”。

实行食品销售风险等级分级管理。持续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规范合格证的开具使用和入市查验,逐步实现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全市等级评定率达100%。2021年,全市种植养殖环节共开具6764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29315吨,试行主体开具合格证的覆盖率达50.8%,并对带证农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或监测检查,全年累计共抽取农产品380批次。

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市农业农村局等8部门联合开展钦州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建立豇豆、韭菜等11个品种规模化生产主体名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各类禁限用药物,2021年以来,共抽检豇豆、韭菜等农产品28760批次,合格率99.9%。粮食监管部门严把粮食质量出入库安全关,较好完成自治区下达的147份风险监测抽检任务。

聚焦重点 合力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如何在食品安全上给市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钦州市在追寻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多举措探索监管防范模式,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钦州智慧”。

市市场监管局、市检察院组成联合检查

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市25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实施良好规范、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乳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 、鲜湿米粉等重点品种生产企业100%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开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检查问题100%完成整改。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校园食品安全春秋两季开学检查覆盖率100%。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全市已有128家食品销售超市进行自我承诺。

疏堵结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以来,共整治和规范风险隐患突出的小作坊859家,引导和推动具备条件的小作坊申办登记证79家;集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监管等专项整治,共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420家次,检查持证学校食堂2197家次,督促整改问题和风险隐患数244个,有力有序确保了食品安全。

创新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依托“互联网+智慧食安”信息化监管手段,对学校(含其他托幼机构餐饮经营单位)食堂采取远程视频监控三级防控信息系统,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目前,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为69.4%。

定点冷库“铁桶”监管,织牢疫情防控网。开展冷链食品传播新冠病毒风险评估研判,2021年累计完成冷链食品及外包装、环境和从业人员核酸检测12824份,结果均为阴性。持续发挥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作用,共出具进口冷链食品出仓证明135张,查验进口冷链食品997.47吨。通过“八桂冷链通”对进口冷链食品全程信息化监管,全市291家冷库纳入“八桂冷链通”平台管理,并通过平台监测进口食品12442单、5153.15万吨,查处非法销售进口冷链食品案件5起,稳妥处置涉疫食品流入钦州市应急事件4起。

“铁拳”查处食品违法案件。近年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605次,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线索29条,移送案件18件,公安机关立案12件,货值超6000万元,18人获刑。其中,农业农村部门查处农资案件57起,农产品案件5起,捣毁私屠滥宰窝点6个。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710起,完成年度任务总量94.8%,移交公安机关立案7起,刑拘7人,批捕4人,并与市公安局联合破获一起总案值超过5000万元特大制售假酒案,现场查扣假冒的茅台酒、五粮液1100多件6626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9人。

广泛宣传 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近年来,钦州市以“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立足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形成多样化、高密度、全覆盖的宣传态势,在全社会形成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社会治理格局氛围。

食品安全志愿者参与“随机查餐厅”活动

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建立健全行规行约。策划“钦品系列”之钦州好水品牌推广活动,培育“钦州好水”行业品牌,助推钦州健康饮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招募615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志愿者,组织开展“银发”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等。

发挥宣传“加速键”作用。通过主流媒体钦州日报开设的“食尚版”专栏及“钦州发布”“食安钦州”等微信公众号,宣传食品监管举措,及时发布食安工作信息等;在食安宣传新媒体阵地上,开展“随机查餐厅”的直播吸引群众关注量达到100万以上。制作印有创食安城宣传标语的外卖封签,为外卖骑手电动车统一换上创食安城宣传贴纸,促使3500名外卖小哥成为食安义务宣传员。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有力提高了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及提升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钦州市将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