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2021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张志文,自治区卫健委一级巡视员梁远,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伟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薛彬主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发言人、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志文介绍,经国务院批准,2021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将于12月6日在防城港市举办。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还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在这样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举办第二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是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重要共识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积极响应“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的具体行动,也是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促进区域间医学领域交流合作的集体研讨,对推动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论坛将邀请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上合组织秘书处的外国领导、专家学者和驻华使节参会,同时也邀请了国内的卫生部门主管官员、医疗领域的院士、医科大学领导、专家学者、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会。主题论坛设有共商共建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和国际医学前沿交流两个专题,将邀请国内外医疗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发言。
今年的论坛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嘉宾领域广泛。与会嘉宾在临床、科研、产业、国际交往等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借助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这一国际平台,就国际医学前沿交流合作、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学术研讨。二是举办方式灵活。充分考虑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届时将将充分运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手段,线上全程同步直播论坛盛况,所有嘉宾将突破空间阻碍,共同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盛会。三是论坛主题鲜明。设立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是2019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也是密切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医疗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围绕如何加强国际医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建共享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开展研讨,旨在高质量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促进国际医学开放创新及交流合作,共同致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伟说,防城港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努力打造国际医学开放合作新高地,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顶层设计日益完善。试验区明确了发展医学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传统医药开发等主导产业,支持开展国际医学人文交流活动。今年5月,国家11个部委联合出台15条改革创新政策措施。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目前,自治区、防城港市正在加快出台支持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编制总体规划方案。国家、自治区、防城港市三级政策体系将为试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试验区核心区面积53.7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建设医药制造、医学研发、医疗合作等三大产业园和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目前先行区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5万多平方米医学创新赋能中心,开工建设配套路网、国际医学中小企业孵化基地、GMP标准厂房、国际医学生物安全评价中心、人才公寓项目等项目。
三是产业不断集聚发展。我们按照“引进一批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一批医疗机构、一批医药企业”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试验区产业集聚。目前,正在统筹推进区域医疗中心、防城港国际(东盟)传统医学合作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保障基地、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等重点平台和项目共47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四是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试验区战略对话会等活动,有效促进国际医学交流与务实合作。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加强国际医学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参会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开展开幕式、防城港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进展报告、主题论坛、闭幕式、招商推介等活动。(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