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苍梧六堡镇 感受千年名茶的独特魅力

苍梧是岭南茶文化发源地之一,六堡镇更是苍梧的产茶中心。六堡茶,即因原产、主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广西著名的黑茶,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产制历史。

走进苍梧六堡镇 感受千年名茶的独特魅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27 09: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6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红色之旅——2021境外媒体看广西”主题采访活动梧州站走进全国特色小镇——苍梧县六堡镇参观采访。

苍梧是岭南茶文化发源地之一,六堡镇更是苍梧的产茶中心。六堡茶,即因原产、主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广西著名的黑茶,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产制历史。当年,“茶船古道”的起点——六堡合口码头舟来楫往,六堡茶一路沿西江由梧州运送至广州、转口至香港、再到南洋出口。因具有祛湿暖胃、消食解腻等功效,六堡茶深受东南亚各国人民喜爱,成为“侨销茶”,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

六堡茶,以“红、浓、陈、醇”著称,口感醇厚、滋味绵长,越陈越好。喝过六堡茶的人都会对它的“中国红”茶汤颜色情有独钟。六堡老茶婆是六堡茶很独特的一款产品,至今只有在六堡镇可以生产,因为独特的药香和品种,六堡老茶婆的工艺里没有揉捻,所以至今还以本来的面目存在。

六堡茶博物馆共收藏了历代茶文化文物、古苍梧文物、制作工具等百余件藏品。通过参观博物馆,境外采访团更全面了解六堡茶的历史沿革与产业情况。晚清民国时期,六堡茶农会为出嫁的女儿在精致的竹编用具中备礼六堡茶和盐;茶源于山,盐源于海,意指象征新人“山盟海誓”的祝福。在倾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后,伊朗籍境外记者夫妇伊赫桑、法里巴为茶农赋予六堡茶这别样的情深爱意而感动。

六堡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山石茶厂,源出于传统六堡茶传承世家,也是同时拥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两位非遗传承人的茶企。六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洁群,四十年如一日坚持古法手工制茶,手与心的传递,赋予茶叶以匠人身心的感知。韦洁群老人介绍“采青、晾青、杀青、揉捻、烘干、陈化”等几道六堡茶制作的关键工序,外籍友人们跃跃欲试采茶、揉捻、炒茶,参与手工制茶。

乌克兰籍留学生安迪的揉搓、炒茶手法收获韦洁好评,“这小伙子看来可能以前学过炒茶啊”。德国生态学家刘小岛,大赞六堡茶:“我在中国待了几十年之久,喝过这么多种茶,以前只是听说过制茶的一些工序,今天却是第一次体验到可以自己亲手烤茶叶、感受茶叶的温度。我还了解到更多的茶叶文化,与泡绿茶相比,六堡茶可以泡二十多次而且隔夜也还可以喝。六堡茶还具有药用功效。我觉得今天真正到了中国一个神秘的地方。”

韦洁群的女儿——石濡菲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作为年轻一辈的茶匠,她在坚持传统技艺中融合创新,以通俗易懂的培训课程与村民们分享六堡茶制作技艺。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扶持、培训手工制茶农户,通过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带动茶农从事古法手工六堡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

(孟加拉籍友人阿德在海外社交媒体脸书平台发布贴文)

(伊朗籍友人法里巴在海外社交媒体照片墙发布贴文)

(越南籍友人裴春梅zalo发布贴文)

(伊朗籍友人伊赫桑在海外社交媒体照片墙发布贴文)

六堡镇以六堡茶为主题形成“茶业+文化+生态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助力推动乡村振兴。“这些乡村,在我看来,既保留了它们本来的乡村特色,同时又可以帮助改善村民生活、完善基础设施。这是很好的振兴举措,值得学习。”越南籍大学教师阮庭和说道。(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