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厅组织在桂工作外国专家开展寻味中秋活动

9月11日,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泰国等12个国家近20位外国专家应邀参加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外国专家局)主办、南宁市美洲翻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华文化驿站活动之外国专家寻味中秋”主题活动,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外国专家欢聚一堂,体验中秋民俗文化、喜迎中秋佳节。

广西科技厅组织在桂工作外国专家开展寻味中秋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9-14 15: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1日,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泰国等12个国家近20位外国专家应邀参加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外国专家局)主办、南宁市美洲翻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华文化驿站活动之外国专家寻味中秋”主题活动,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外国专家欢聚一堂,体验中秋民俗文化、喜迎中秋佳节。

活动当天,主办方给外国专家介绍了中秋节的历史起源、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等知识,加深外国专家对中秋节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于法国、越南、韩国等国家的多位外国专家分享了在中国过中秋节的难忘经历,同时也分享了本国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相关节日的举办方式,让大家了解到多个国家的不同风俗。目前在广西大学工作的美国籍教授尤敏女士已在广西工作生活了多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在这个中国中秋团圆节日到来之际,她也分享了特别感受。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团圆佳节之日,不同的语言,相同的思念,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华传统民俗体验环节,活动主办方邀请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灯代表性传承人黎达先生为现场外国专家展示并教授广西本土纸扎花灯艺术,外国专家对黎师傅的手艺表示惊叹,不少外国专家参与了纸扎花灯体验。

“月饼上通常印有祥云、牡丹等图案,借用月饼的吉祥寓意传达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外国专家在烘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月饼的制作过程,烘焙师通过对月饼制作工序、食材制作和各类图案寓意的相关讲解,让外国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自俄罗斯的叶老师开心地表示“在我的国家没有这样的节日,这是我第一次做月饼,这样的中秋节真的很有意思”。

在广西农科院工作的澳大利亚专家普拉卡博士说:“今天的活动非常的精彩,我很享受今天的文化体验,让我对中国的文化有更深地体会”。通过活动的开展,外国专家纷纷表示,能和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品尝中国的月饼和美食,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前过了一个又热闹又愉快的中秋节。

据悉,广西外国专家局从2017年开始在全区组织实施“在桂外国专家安心计划”,帮助在桂工作外国专家更直接地了解和融入广西,以此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专家更好地参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华文化驿站作为“在桂外国专家安心计划”子项目之一,旨在让外国专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广西的风土人情,同时加强外国专家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是服务外国专家的重要平台。(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