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将于9月11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介绍,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是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层论坛之一。论坛主题为“携手共促标准互联互通,支撑可持续发展合作”,旨在加强交流互鉴,深化标准合作,用标准架起中国与东盟各国互联互通的桥梁,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实现互利共赢。举办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的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推动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的有效举措,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的积极探索。
考虑到疫情影响,本届论坛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境内嘉宾在南宁出席线下活动,境外嘉宾在线上出席。论坛嘉宾及媒体记者规模控制在160多人,邀请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作为主宾国,邀请文莱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部级领导进行主旨演讲。届时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领导、广西政府领导、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领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领导、东盟标准与质量咨询委员会(ACCSQ)等领导致辞。参会代表有来自国家标准化服务机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局、区内外标准化工作龙头企业代表等。虽然形式上有所调整,但是论坛出席嘉宾规格高、参会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论坛层次依然很高。
据介绍,本届论坛设置开幕式、主旨演讲和主题报告三个阶段,有领导致辞、签约仪式、嘉宾演讲、学术报告等,内容丰富而且针对性强。特别是10位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经贸合作,基建、新基建,农业,生态环保、清洁饮水,中医药产业等领域做主题报告,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这五个领域是符合我国战略发展方向以及中国—东盟特色领域,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的重要领域。
经贸合作方面:2020年11月15日,包括中国和东盟10国在内的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涉及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诸多方面,对促进东亚区域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RCEP的签署将为中国—东盟全面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以经贸合作为主题开展研讨,抓住RCEP签署的重大机遇,积极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建言献策,深化相互理解和交流。
清洁饮水和生态环保方面: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就包括了清洁饮水并涉及生态环保。对水资源进行持续管理是保证健康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护水生态系统、保护环境,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行动,增加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需要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次论坛在RCEP签署后首次举办,意义重大。郭晨光介绍,RECP协定把标准、技术法规等单独作为一章来阐述,可见标准在服务区域经贸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影响着全球80%的贸易和投资,在便利经贸往来、推动科技创新、消除技术壁垒、助力构建新型国际经贸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RCEP协议签订,亚太一体化和国际贸易交流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需要抓住机遇,主动适应以规则、标准为主的制度型开放,对标先进产业水平、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应对外部竞争力的水平和能力,不断释放RCEP生效实施带来的巨大红利。
“广西在参与RCEP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长期经贸合作基础,也具有面向东盟的标准化交流合作基础,应不断发挥论坛作用,落实好论坛成果,更好服务RCEP建设。”郭晨光说。
据悉,作为论坛成果之一——中国—东盟标准云平台正式上线启动。该平台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广西政府支持建设,是“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收录了东盟主要国家标准题录3万多项,提供了中国—东盟标准信息查询、标准技术指标分析等专业数据智能化应用服务。(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