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计划今年年底开工

南宁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计划今年年底开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8-25 11: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4日,记者从南宁市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南宁市将在邕宁区八鲤路中段建设南宁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提升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水平。

一直以来,南宁市持续加大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全市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41目135科408属7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叶猴、冠斑犀鸟、大灵猫、小灵猫等约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豹猫、画眉等约71种。此外,南宁共有21处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石漠公园1处。

南宁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强初介绍,南宁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于2020年12月30日获得立项批复,已列入2021年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占地面积120亩,总投资7400万元,2021年7月20日完成项目设计招标,计划今年年底开工。

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面,南宁市坚持围绕“防”“护”“管”三个方面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全市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检测工作,全市共建成5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4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其中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监测站1个,自治区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4个。各县(区)实行日报告制度、零报告制度,未发现陆生野生动物重大疫源疫病和重大动物资源破坏案件。2020年至今,南宁市对龙虎山猕猴甲肝病毒、乙肝病毒、B病毒,野猪非洲猪瘟病毒和那兰鹭鸟保护区鹭鸟禽流感病毒开展了检测。

此外,南宁扎实推进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及栖息地保护工作。加大与自治区救护中心、南宁市动物园等单位合作,建立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建成64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共计2.43万公顷。2020年6月横县西津、南宁大王滩、凤亭河-屯六水库纳入全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同年12月,广西南宁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保护地成为维护南宁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在推进禁食野生动物方面,南宁市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开展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工作,2020年12月31日,南宁市以食用为目的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退出补偿及动物处置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2662户人工繁育场所野生动物处置到位、补偿到位。此外,2020年以来,南宁市林业、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相继开展了“清风行动”、“国门利剑2021”、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整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从业机构,停止一切以食用为目的的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活动。2020年1月至今清查陆生野生动物养殖、经营交易场所6000余处,累计监测网店1万余家,网站5000多个,共收缴野生动物445只(头/条),国家级保护动物制品169件。

许强初表示,经过林业、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南宁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将进一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全力促进南宁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