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在南宁举办,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广西2020年度全区有9个市入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前30名,入围城市数量全国第一;累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933平方公里,全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8%。
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甘幸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广西不断提升水利发展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水利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据悉,“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8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河流防洪治理1170公里,水库进库道路提升改造401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在保障用水方面,广西加快推进新建大型灌区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顺利。全区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35.7%和64%,用水效率提升有效保障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
此外,广西水利扶贫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广西同步解决和巩固提升了15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加强滇桂黔石漠化广西片区扶贫攻坚、定点扶贫等工作,定点帮扶的融水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十四五”时期,广西水利工作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