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广西生态环境厅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广西加快推进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和排污许可制度规范化建设,编制“三线一单”引导科学规划布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情况。
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黎敏向记者介绍,为优化广西营商环境,推进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生态环境部门通过简化程序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积极推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承诺审批制。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园区,符合规划的项目可见编制简化的环评文件,申请人只需要提交简化的环评文件和承诺书即可,简化环评文件可以不开展技术评估、审查,公示时间、审批时限可以压缩,公示结束快速办结。粗算下来,从编制到审批办结,可以减少80%以上时间。今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对广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快速审批落地。目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政务服务事项共计58项,网上可办理达到100%,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00%,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达到21项,占总数的36%。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将“排污许可”事项作为跨省通办事项加以落实。
每年印发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工作方案、“双百双新”项目环评服务工作方案,开辟“绿色通道”。2021年上半年,全区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124件,其中报告书407件,报告表1717件,第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193个,审批备案114项,预备项目共421个,审批备案196项,第二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新开工项目审批备案22项,预备项目194个,审批备案50项。自治区本级共审批非辐射类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1项,平均实际办结时限3.4个工作日,提速率94.26%。
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桂政发〔2020〕39号),建立覆盖全区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把全区国土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环境管控单元,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境管控要求等,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管控要求方式落到每一个环境管控单元,形成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目前进入成果细化和实施运用阶段。
此外,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创新方式,排污许可登记核发提前完成,证后监管列入生态环境部试点。通过早组织、早安排、早行动,加强技术服务,制定科学计划,强化联动互动,2020年提前30多天完成国家下达的排污许可核发年度目标任务,进度走在全国前列。同期,广西列入生态环境部环评和排污许可核发监管“一证监管”试点单位,采用“互联网+”,整合生态环境系统资源,基本实现二维码搜一搜、扫一扫功能,可按用户登录权限读取排污单位信息以及扫码查阅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自动监控、行政处罚等基本数据。
黎敏表示,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力服务广西重大项目建设,细化“三线一单”成果和运用,积极推进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有效控制污染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