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广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15 07: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广西将加快完成6803公里高速公路、19739公里普通国省道、105088公里农村公路、1215公里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普查工作。

7月13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南宁召开2021年度广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广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试点工作情况,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

据介绍,自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广西试点工作;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各普查单位大力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科学有序做好普查工作,提前3个月全面完成国家普查试点工作任务,完成时间、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多次获得交通运输部普查办的肯定和表扬,为普查工作的全面实施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公路方面,各试点县(市)完成普查高速、国省干线公路803公里,完成率100%;农村公路3296.101公里,完成率120%;桥梁576座,完成率929%;隧道21座,完成率300%;累计录入并审核风险点974个,制定边坡变形监测方案1个。水路方面,为确保普查数据种类齐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特增选贵港市桂平市作为水路普查试点,为全面铺开普查工作积累经验。截至2021年1月,共完成2个码头、156公里内河航道、2座船闸(桂平一线船闸、桂平二线船闸)普查数据的采集、系统录入及审核上报工作。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召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电视电话会议,标志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根据相关部署安排,广西将于2022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任务,建立全区公路水路承灾体风险普査数据库,形成风险普查与常态化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工作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公路方面,完成6803公里高速公路和19739公里普通国省道的普查,以及105088公里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属性信息的补充填报。水路方面,完成1215公里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122个沿海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00个内河千吨级及以上泊位、18座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上通航建筑物等设施数据的普查。

下一步,广西将按照任务时间节点要求,细化全面普查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做到任务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具体;加强汇报和申请,保障经费落实到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大会商调度协调和督促指导检查力度,研究解决普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按时保质保量推进普查工作;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数据采集、审核等环节技术要求,强化追责问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加强成果运用,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力争早日全面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任务。(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