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5月23,第十一届桂林恭城油茶节暨第二个“国际茶日”正式举办。
活动期间将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油茶”融合创新发展产业园开工仪式、恭城油茶小镇开街仪式、第十一届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个“国际茶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颂歌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文艺节目展演、恭城油茶产业发展大会、2021年恭城油茶文化节暨第二个“国际茶日”欢乐嘉年华音乐晚会、“天下油茶在恭城”——2021年恭城油茶制作大展示、我为“恭城油茶”来代言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不断扩大恭城油茶品牌新影响、推动产业新融合、探索发展新路径。
恭城油茶文化节暨第二个国际茶日系列活动,以“天下油茶在恭城·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为主题,活动特色凸显。第一、以旅游惠民、旅游富民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旅结合。恭城油茶是重要的瑶族文化符号,承载着瑶乡人民悠久的历史和文化,11年来,恭城县不断创新办节模式,不断丰富节庆内涵,以节为媒,以节会友,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已成为一个享誉区内外的旅游品牌、文化品牌。
近年来,恭城重点打造“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三大旅游品牌,构建恭城全域旅游“一门三地”发展新格局。如今,恭城红岩村成为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门等(矮寨)村和龙虎村成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牛路头生态休闲山庄成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邓扒村成为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成效显现。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大力推进文旅结合。恭城依托瑶、汉、壮文化相融合的地域文化特点,及是“中国长寿之乡”的优势,注重打好文化牌、康养牌。瑶族文化村、健康文化村、瑶汉养寿城、油茶小镇、中国月柿特色小镇(莲花镇)、忠孝园等一批文旅融合的重点旅游项目等项目已经正式对外开放。该县现有的十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九项与瑶族传统文化有关。各村屯以其中的“瑶族盘王节”、“花炮节”、“婆王节”、“关公节”为节点,此节方罢,彼节又起,一年四季有节庆,形成了“月月有节庆”的特色。瑶族木竹雕、瑶族刺绣、瑶药、瑶族艾枕等系列恭城精品旅游商品,受到游客青睐。
三年来,按照县委、政府打造“百亿元油茶产业”的部署安排,截至2020年12月,全县规模茶场种植面积达6200多亩,总产量约730吨;油茶协会入会成员单位近100家;油茶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恭城油茶产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按照树品牌、抓规划、强科技、入非遗、注商标、广推介、重研发的思路,步向良性发展轨道。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恭城油茶作为战略发展产业,走多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把“一园一镇两平台”作为恭城油茶产业发展“引擎”,实施“三化四统一”,预计到2030年,恭城完成油茶全产业链总产值100亿以上,原(辅)料种植基地巩固在5万亩左右,将恭城油茶产业打造成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支柱产业。
据了解,恭城“村村有奇俗、月月有节庆、家家打油茶”。2017年,油茶标准应运而生——《恭城油茶制作技术要求》《恭城油茶服务质量规范》两项广西地方标准的发布,进一步发掘、包装、打造恭城瑶族饮食品牌,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树立民族品牌,助力恭城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规范。2019年6月15日,2019名瑶族同胞在恭城油茶小镇同时“布阵”、同时开始、同时开槌、同时出锅,在30分钟内现场制作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油茶,创造了“最多人一起打油茶”吉尼斯世界纪录。2020年6月15日,在恭城油茶小镇隆重举行了桂林恭城油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同年“恭城油茶制作技艺”被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