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工:高质量发展 创新自强 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

广西柳工:高质量发展 创新自强 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5-04 13: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搞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风雨63载 国际化柳工步履铿锵

1958年,500多名从上海和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来到柳州,开始耕耘梦想,播种希望。风雨兼程63年,柳工已成长为拥有5大全球研发基地、13家海外子公司、20个制造基地、17个区域配件中心、1万多名员工的国际化企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光安向总书记汇报,柳工在全球有300多家代理商,产品销售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辐射了85%的国家(52个)。

60多年来,柳工一直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产品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还是企业发展模式创新,柳工始终走在发展前列。“十三五”期间,柳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增速位于行业前列。2020年,柳工实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并成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混改关键一步。今年一季度,柳工产销均创历史新高,海外业绩增长近50%。

自主创新 实现科技自强自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柳工充分发挥作为国家唯一的土方机械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汇聚1000余名研发技术工程师,探索智能化、电动化、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实现核心零部件技术自主可控,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提升工程机械产业链竞争力。近年来,柳工先后荣获了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拥有5个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

柳工核心零部件体系已在全价值链过程中形成,并实现独立自主可控,能够为整机产品提供全套动力、传动、液压、操控和执行系统解决方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柳工新发布的856E-MAX纯电动装载机噪声测试,在相同的工况下,无论是驾驶室里面,还是驾驶室外面的声音,该款装载机发出的声音都比要求最严苛的欧盟标准还要低10%。目前,柳工已经掌握了工程机械降噪技术的核心技术,可以像中医把脉一样,不用拆机器,就可以准确地评估每一个关键零部件的声学特性,以此进行改造。

从柳工全系列产品 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之路

从1966年,柳工成功试制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开始,到成长为拥有土方机械、路面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等13大类共32种整机产品线的全系列产品制造商,柳工不断拓宽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在产品展示区,柳工创新的全系列产品线一字排开,其中990F是柳工目前最大吨位挖掘机,整机重93吨,一斗能装6方土石方,一斗挖下去接近50吨力,行业里同吨位最大力;9018F微型挖掘机成为了替代人工的首选机器产品,其灵活多变、小巧玲珑、舒适易用的特点,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小能手”;还有紧紧抓住自治区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覆盖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产品,S935/S935T是全球同行中最大型高效的产品,单机单日收货量近500吨,相当于500人的人工作业量。

柳工在研发创新、产品升级迭代、营销与服务智能化、智慧管理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功研制全国首台5G智能遥控装载机、无人驾驶压路机,新一代绿色纯电动、智能化装载机、挖掘机成功推向市场,柳工电动装载机856H-EV凭借安全环保、强劲有力、高效节能等性能优势,征服川藏铁路极限工况,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创新才能自强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1958年建厂到成长为客户信赖、员工自豪,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公司,柳工一直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一步,柳工将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全面国际化、全面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战略,加快在智能化、新能源、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将柳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