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打造“宣讲+”多彩课堂 让党史宣讲活起来

贺州市打造“宣讲+”多彩课堂 让党史宣讲活起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4-28 19: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自4月2日贺州市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动员培训会暨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以来,贺州市正式启动党史专题宣讲工作,通过组建各类宣讲团,创新宣讲模式,打造“宣讲+”多彩课堂,让党史“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大喇叭,营造浓厚宣讲氛围。贺州市制定大喇叭宣讲工作方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宣讲。该市由市、县(区)对宣讲稿件用普通话、方言录制纯音频或者音视频,利用市、县气象广播系统等平台,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在商场、超市、学校、公园、广场、各行政村等公共场所播放音频。同时通过

市广播电台、市县融媒中心、市县乡3级政务媒体广泛播报。目前,市县融媒推出了《百名党员讲党史》《百年瞬间》线性节目、《百年党史 世纪乐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歌曲展播、《红色经典诵读》《党史经典大家诵读》等栏目,全市媒体在线上宣讲共开展1000多期/次。全市利用各类大喇叭播放2万多次。

宣讲+现场,让党史宣讲入脑入心。红色资源既是鲜活的历史,也是最生动的教材。贺州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把宣讲工作搬到红色资源现场,在实境宣讲中传递红色力量。贺州市公安局与昭平县公安局、昭平县文旅局等单位来到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烈士的女儿钱凤阳家中,围坐在一起翻看老照片,听钱凤阳缓缓诉说着往事,字字入心,句句动情,让现场众人近距离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在黄士韬故居红色教育基地,莲塘镇新莲村的村干部黎雪莲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给前来参观学习的各单位党员干部讲述着革命先烈黄士韬的英勇事迹,她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拉近与党员群众的距离,让党员群众“爱听”红色故事。“我们新莲村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底蕴,把这段历史岁月讲述给更多的人,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黎雪莲说道。

宣讲+方言,让党史宣讲深入人心。贺州市各地充分结合实际,用客家话、瑶话、土白话等本地方言向党员群众讲述党的历史,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记得住的故事,使党史宣讲入脑入心。在八步区步头镇瑶绣基地,瑶绣非遗传承人李素芳用一口地道的瑶族方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带领各位瑶族同胞回忆当年那些红色记忆,让大家了解党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截至4月18日,全市已开展方言宣讲100场/次。

宣讲+文艺,让党史宣讲有声有色。贺州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宣讲与歌曲、舞蹈、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起来,拉近党群距离,传出理论深度。富川瑶族自治县组建蝴蝶歌宣讲团、文艺轻骑队宣讲团,以文艺汇演、有奖竞答、唱红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了党的历史知识、党的宗旨和党的政策,该县已开展了10多场次文艺宣讲活动。

宣讲+名师名嘴,让党史宣讲绘声绘色。贺州市充分挖掘各地党史专家、百姓名嘴优势,组建各级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各级老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各级党组织书记宣讲团、大学生志愿服务宣讲团等4类名师名嘴宣讲团,采取主题党课、讲座、讲坛、分享会、座谈会、故事会等形式,深入机关、农村、学校、企业等地开展党史宣讲活动。贺州市幼儿园组建“爷爷奶奶故事团”,招募幼儿祖辈家长、幼儿园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到幼儿园讲故事、谈感悟,把“红色种子”根植于“花朵”心田。( 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