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守“岁”人——铁警在深山守护万米隧道13年

夜幕已经降临,深山里黢黑一片,万籁俱寂。而在米花岭隧道口的四等小站——根龙站,员工宿舍却始终亮着一盏孤灯。这是守隧民警李彬的宿舍

他乡守“岁”人——铁警在深山守护万米隧道13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2-23 17: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夜幕已经降临,深山里黢黑一片,万籁俱寂。而在米花岭隧道口的四等小站——根龙站,员工宿舍却始终亮着一盏孤灯。这是守隧民警李彬的宿舍;过去的四千多个夜晚,他大部分时间驻守在这里。2021年春节期间,李彬在小站守隧,同时也为更多人的平安“守岁”。

南昆铁路是一条连接广西与云贵两省的电气化铁路,途经云贵高原边缘的崇山峻岭,桥隧相连,管护难度大。在广西田林县境内,米花岭隧道全长9392米,是中国已通车的最长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每到春天的时候,这里漫山遍野米花开放,非常漂亮,米花岭的名字由此而来。

李彬(右)带领辅警巡视线路(罗盛 摄)

米花岭隧道最高峰的时候每天118趟列车通行,因为车多隧长,需要人常年驻守巡护。2008年8月,21岁的李彬背起行囊,随着火车来到群山包围的根龙警务区,当时他主要做的就是看守米花岭隧道和旁边的12公里铁路线,到如今已是第13年。

李彬(右)和辅警在隧道内巡视(罗盛 摄)

根龙站距离最近的县城田林县有60多公里,是四等小站,没有客运和货运任务,仅供列车临时停靠换道。李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手机信号,进山就意味着与世隔绝;平日里唯一的娱乐,就是一个使用天线接收器,有时能接收两个频道的小电视机。2015年,电信公司在附近建了一个信号塔,总算有了手机信号。“信号不太稳定,刮风下雨就没信号。”李彬说,有一次,李彬小女儿大半夜高烧,老婆打了一晚上电话,一直没能接通。

常人每天只经历8个小时的黑夜,李彬则常从黑夜中醒来,到黑暗中工作。沿着9392米长米花岭隧道步行巡查铁路,检查隧道内的消防设施,查看有没有村民图方便穿行隧道,是李彬和巡防队员们的日常工作。长达近10公里的隧道每走一次都是对体力、眼力和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

李彬(右)在隧道内检查消防器材(罗盛 摄)

李彬(右)和辅警在隧道内查看铁路信号灯(罗盛 摄)

“隧道将近十公里的长度,走一趟差不多四个小时,里面漆黑、封闭,环境特别压抑,列车经过压迫感很强。”李彬这样形容在隧道内的感受。单线隧道十分狭窄,铁轨距离侧壁只有一米多,列车通过时,强烈的风压和巨大的轰鸣声穿洞而来,巡逻的人只能躲进避风洞避让,掀起的灰尘让李彬每次走出隧道时满身尘土。“火车通过时灰尘大,走出隧道就成‘黑人’了。”李彬边说边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和灰尘。

李彬(右)和辅警在隧道避风洞内短暂休息(罗盛 摄)

李彬是河南人,来到广西根龙警务区后,和在老家的女朋友相隔了大半个中国;一座座大山仿佛屏障,让李彬在远离城市的喧嚣的同时,也远离了自己的恋人。“那时候每次穿过隧道,走到米花岭另一边出口的板桃站,可以和她通上电话,听到她的声音,就觉得很幸福。”

天南海北的距离阻隔不了两颗思念的心。2011年,两人登记结婚后,妻子也来到了田林县。第一次到李彬工作的地方探望时,妻子流泪了。“太辛苦了,心疼他。山风嗖嗖的吹着,四面都是大山,没什么人;手机没信号,饮水都是从山沟里接来的。”

李彬走出隧道(罗盛 摄)

李彬认定了铁警这份工作,甘愿守在小站做出一份成绩。妻子也理解他深爱他,支持着他的梦想和决定。如今他们在田林定居,李彬每周回家一次;两人也有了爱情的结晶——两个女儿。据李彬介绍,13年来他真正和家人团圆过年只有4次。2021年春节,为了让看守隧道的辅警回家团圆,他又一次“自作主张”,未和家人商量就接过了春节期间守隧的任务。“守护大山铁路,条件艰苦,要耐得住寂寞。我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坚守下去。”

李彬在根龙站目送列车经过(罗盛 摄)

李彬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但他仍然热心帮助别人。李彬在工作中发现根龙车站附近有一户贫困户,父亲患重病,女儿在田林高中读书,他于是组织田林站派出所团支部青年民警捐资助学。对根龙车站附近村屯的留守儿童,李彬经常给他们辅导假期作业,还经常买些书籍赠送给留守儿童。

13年坚守山区警务室的李彬被南宁铁路公安处评为线路民警标兵,在2021年1月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表彰中荣获南宁铁路公安局个人嘉奖,他妻子也被南宁铁路公安处评为“优秀警嫂”。

在不知名的深山中,一批又一批的铁路警察默默驻守在铁路线上,他们是守隧人,也是守“岁”人;他们守着隧道中的漫漫长夜,一年年守候着铁路上的平安。(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