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持续推进文明城市进程 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

广西桂林持续推进文明城市进程 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2-04 1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3日,广西桂林市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桂林市是广西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到2025年将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

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桂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刘记刚主持。市城管委二级调研员陈运春,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苏扬峰,桂林众力创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黔念出席发布会。

据介绍,桂林市于2015年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是广西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经过几年统筹建设,桂林示范片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分类体系初步建立,建城区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桂林市本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已达100%,象山、秀峰、叠彩、七星等4个城区各有一个街道办,临桂、雁山2个城区各有2个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基本建成。

目前,在桂林的社区、居民小区、机关办公场所等区域设置了类别齐全、标识清晰、数量充足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在居民小区建设300多个生活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点,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各城区均建立了督导员、志愿者队伍,每个试点小区派一名督导员,负责在源头居民投放垃圾时,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讲解正确的分类方法,对居民的垃圾投放进行检查监督和二次分拣,确保厨余垃圾收运前的分类正确率。厨余垃圾正确分类后,居民按照规定每天分别于上午7时至9时、晚上6时30分至8时30分两个时段,定时到小区内收集站点进行投放。全市每天由4辆专用的密闭运输车到各试点小区、餐馆收运厨余垃圾,6辆专用运输车到各医院、诊所收运医疗垃圾,运输车辆全部安装GPS车辆跟踪及超声波液位传感设备,科学管控运输线路,严防垃圾撒漏。

桂林已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2018年底建成了主城区生活垃圾焚烧一期项目,日处理能力1500吨/天,年发电量2.12亿度,垃圾填埋减量化达97.3%。2015年投入600多万元,建设厨余垃圾处理项目,2020年经过扩容,目前日处理可达每日20吨以上。在2018年,桂林投入1.8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为32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据了解,桂林市垃圾分类刚起步,还存在不少难点待破除,如资金缺口大、尚未开展强制分类、市民分类意识有待提升、厨余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

发布会上,市城管委二级调研员陈运春,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苏扬峰,桂林众力创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黔念就桂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自治区及本市近10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新闻发布会。(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