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周:“画鸡书记”一支笔画出脱贫致富路

尚新周:“画鸡书记”一支笔画出脱贫致富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1-02 17: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农舍里,几人围桌聊天喝酒,屋外,天色已黑,一只狗在门口焦急等待。配诗有云:“把酒话民愁,话稠酒更稠。浑然不知觉,月上树梢头。”画中描绘了驻村干部进村入户,倾听群众声音,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情形,这是“画鸡书记”尚新周在德保县东凌镇多脉村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时的工作日常。

尚新周喜欢用画画来写日记,记录自己的驻村生活。因为喜欢画鸡,他被乡亲们称为“画鸡书记”。驻村两年半来,他画了200多幅画,今年10月,这些画编成的书——《驻村画记》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用诗文图画讲述扶贫的故事。

尚新周的画,不仅是对扶贫生活的记录,还是以文化艺术扶贫的有益尝试,为多脉村描绘出了一条脱贫之路。

尚新周(右)

尚新周,38岁,广西艺术学院教师。2015年10月到2018年4月,他被选派到多脉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德保县东凌镇多脉村是广西一类贫困村,这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思想保守,脱贫难度很大。

画出产业出路

刚入村,尚新周并不受村民信任。“是个搞艺术的,不懂农业技术,是个耍嘴皮子的闲人吧?”村民想。在没有充足经费和产业发展项目的情况下,怎样带领村民脱贫成为尚新周日夜思考的事情。

“我的优势力量在哪里?怎样才能将个人专业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怎么整合优质资源发展多脉村的脱贫产业?”尚新周不断问自己。

东凌黑猪

东凌黑猪肉质鲜嫩,是德保县一宝。为了宣传东凌黑猪,尚新周专门创作数幅《东凌生态黑猪》,他画黑猪在山间横卧,迈步吃草,在他的笔下,黑猪健壮、精神,很有吸引力。他把这些画拍成图片放在QQ空间、微信等新媒体上,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在他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多脉村,它的特产也慢慢成了抢手货。

2016年开始,尚新周策划“多脉村家庭种养特色农产品进校园活动”,组织多脉村党员干部收集村里土货到后援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销售,开展消费扶贫模式。家养菜猪、散养土鸡和放养山羊等土货受到学校员工的热烈欢迎,当天全部销售一空。尚新周组织了三次这样的活动,接收订单超过160余单,其中销售猪30头,山羊51头,直接销售金额17万余元。

尚新周的画成了宣传多脉村家庭种养特色农产品的名片,不断有酒店、超市慕名前来,发出“专供”“设专柜”的邀请。

2016年上半年,“画鸡书记”的名头吸引来了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节目组,尚新周拿出所画的山野风光和农家种养的作品给节目组看,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后来尚新周便被邀请到广西卫视,在第一书记栏目里宣传村里的“家养土猪”。

媒体对尚新周“画说扶贫”的报道为多脉村吸引来了电商企业的合作和爱心人士的捐助。

社会力量的参与,使村民不断得到实惠,他们对尚新周的信任增强,干劲儿也提了起来。尚新周趁热打铁,带领大家谋划本村的产业发展:成立多脉村第一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动员贫困户饲养黑猪,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后给贫困户分红;把产品卖进校园;带村民去产业考察,学习经验。

有了名气,尚新周很快在社会上联系到各种资源。他带领村干对接超市,筹划设立精准扶贫展销摊位,联系电商平台,建立产销一体产业发展模式。第二年,村里黑猪的产量与销量都翻了一倍。

2018年5月2日,尚新周在南宁举办“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展出驻村期间工作之余所画的扶贫日记系列近100张画作。这次展览是对文化扶贫的新颖尝试,画展参观人次一万以上。多脉村获得了政府机构、媒体、实体企业、电商的更多关注。

尚新周说,艺术在扶贫工作中要起到文化纽带的作用。“用画画把扶贫的故事讲好,它带来的文化影响联络了贫困村、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畅通了产、扶、助、销的渠道,搭建了资源汇集的桥梁。”

画出群众热情

从事艺术与文化的尚新周敏锐地发现了文化在扶贫中的作用。

刚进村时,尚新周没法融入村民。他想与群众沟通产业发展,但问什么回答多是“没呶(没有)”,吃了闭门羹,问不下去。

工作之余,他时常拿着速写本在村里写生,群众觉得稀罕,孩子、老人、妇女、下田的庄稼汉都围过来,主动用普通话七嘴八舌跟他聊。渐渐地,话题拓展到了屯里适合种什么,养什么,屯里缺什么,群众想什么……一边画一边聊,群众把尚新周当成了朋友。

曾经,多脉村因为贫困落后,村民自卑感很强:“这么一个穷乡僻壤,没人关注,政府有项目也分不到我们。”村道上,到处都是牲畜粪便,却也没人主动去清理。村干部常被村里妇女寻衅臭骂,工作也不积极。

尚新周找项目,在村里建村部楼,建戏台,建篮球场,组织学校演出队到村里演出,改善村部文化环境。续任的第一书记延续文化扶贫的思路,在村部建凉亭,放电影,搞丰收节,组织篮球赛,把人气聚集起来。

通过“画说扶贫”的宣传,“会画画的书记”给村子带来了名气,这个曾经最偏僻、最没影响力的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民们有了建设自己家乡的干劲:“这就是咱家!”村民自发建设排污管、村口的龙门,组织篮球赛、丰收节,周围村寨的人都骑着摩托聚集过来。

现在,多脉村已经被评为“百色市文明示范村”。尚新周虽然已经离开村子两年,但在多脉村村民的微信群里,仍然有村民给他发消息:“多谢尚书记,我们多脉村人民会永远把你记在心里的。”

尚新周的画,画的都是路边啄食的鸡鸭、田间劳作的人们,跋涉于山间的干部,贫瘠但美丽的山石草木……虽然细小,但却真实。这几年,村容村貌、群众的精神状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文化自信提升了,能凝心聚力一起做大事了。这一切,归功于文化扶贫的实践——文化搞好了,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这把火点起来,才能激起村里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