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舵奋楫势昂扬 铿锵突进双胜利

从一季度下降3.3%,到上半年增长0.8%,GDP走出先降后升、企稳回升的曲线,勾勒出广西经济昂扬向上之姿。随着一系列超强举措落地生效,广西经济运行呈现“加速恢复、快速回升、稳步向好”态势。

稳舵奋楫势昂扬 铿锵突进双胜利

来源: 广西日报
2020-07-27 14: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一季度下降3.3%,到上半年增长0.8%,GDP走出先降后升、企稳回升的曲线,勾勒出广西经济昂扬向上之姿。上半年,广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由负转正,多项指标增速排全国前列,经济发展逆势飞扬,令人振奋。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特殊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带领全区上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当前,广西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向好,企业复产达产增产加快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恢复性增长,“六稳”“六保”保障有力,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应对有力,聚力攻坚打好硬仗

“上半年广西GDP、一产、三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用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正增长,说明经济运行态势保持稳健,充分展现出广西经济强大韧性和巨大回旋余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大的韧性来自知难不畏难的勇气,来自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果决。今年以来,自治区统筹谋划,一系列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举措精准有力。

越是非常之时,越是要保持定力、辩证分析、综合施策,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广西成立加快促进经济社会正常运行6个重点工作专班,深入各市县企业生产车间、项目建设现场、基层单位,加大对各项重点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

召开近50次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协调解决市县和企业提出的300余条问题;系统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形成政策清单682条,逐一建立台账推动落实。

自治区成立复工复产协调调度领导小组,整合力量协同推进,为实体经济赋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30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4条”、攻坚二季度稳住上半年经济增长“26条”等综合性政策文件相继推出,打好帮扶企业政策组合拳;工业稳增长“11条”、服务业平稳增长“10条”、中小企业复工复产“23条”等一系列对冲措施精准施策,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越是非常之时,越是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在稳中求进、以稳促进——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在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醒目的标语,彰显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法宝。

从智能移动测温车、无人消毒车,到氤氲着人间烟火的“地摊车”……适应市场需求推出的新产品,让上汽通用五菱在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6月份销量同比上涨24%,达12.4万辆。

实体经济是稳增长的顶梁柱。今年,广西打响制造业发展攻坚战,以制造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实现制造业总量扩大和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主线,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上半年,广西工业降幅收窄快于全国,工业企业利润、税收等指标匹配性协调性持续向好,当前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下跌态势基本止住,筑底回升动力不断增强。”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人表示。

截至6月30日,根据前500家工业企业用电监测,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绿色家居等主要产业链平均复产率111.7%,用电量较去年同期提高11.7%。

6月28日,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期)全线投产。一个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环保一流的千万吨级钢铁精品新基地雏形展现。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压舱石”。从一季度日调度、二季度周调度,压实责任主体,到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先要素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广西用非常之力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扭负为正,为稳定经济基本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越是非常之时,越是要咬定目标不松劲,瞄准问题补短板,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聚焦纳入国家挂牌督战范围的8个未脱贫摘帽县、48个村,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分片区召开5次工作调度会,挂牌督战,促成政策性银行对8个县新增安排约58亿元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6月末全区年度计划实施的扶贫项目已开工4.59万个、开工率99.04%;“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基本清零;3644家就业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吸纳24.25万人就业;总投资18.59亿元的41个大型安置点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随着一系列超强举措落地生效,广西经济运行呈现“加速恢复、快速回升、稳步向好”态势。

危中育机,迎难而上开新局

从线下到线上打破地理限制,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等创新资源、制造资源、供应链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共享……在北海,多家互联网巨头落地,加速当地工业企业联云上网、数字化改造的进程。

疫情冲击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企业化危为机、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利器,助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5G+应用、智能制造、网络诊疗、数字生活、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2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93.36%,增幅居全国第一……以新技术、新产业为引领的新经济异军突起,彰显广西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潜力。

在这种应对中,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

“直播带货”等新模式火热发展,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0%左右;“暖心生活节”联手阿里巴巴推动商贸数字化转型,新零售带动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回升;南宁泛糖科技平台、钦州优活跃电商、桂林力港网络、贵港中科曙光、贺州大皇蜂网络物流和怡亚通供应链等一批新兴服务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现代医药产业发展迅猛。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广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帮助企业纾困良方。创新“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核发首张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书,将“一窗办理”升级为“一网通办”……各级各地对标先进,尽最大可能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营商环境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上半年,新设立市场主体36.07万户,增长26.9%。

“我们开展了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按照人才业绩、科研贡献程度等综合指标,实行员工差异化出资入股,改革成效明显。”广西国宏智鸿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企发展焕发新活力。上半年,全区国资委系统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劳动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同比全部实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新产品产值均增长25%以上。

疫情之下,广西以扩大开放拓展新空间,打开发展新局面,开放型经济建设稳中提质:

——对外贸易逐步回暖。上半年,广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82.1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6月增长20.3%;6月当月进口、出口双双正增长。

——招商引资乘势而上。截至6月末,境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31.8亿元,同比增长5.5%;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同比增长60%。共签订“三企入桂”招商合同项目1189个,总投资17083.76亿元。

——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8534家,企业总数突破1.2万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开行海铁联运班列1691列、同比增长66%,北部湾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组建金融开放门户(广西)跨境金融数字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深交所和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广西基地。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库中的166个项目已有93个开工建设,22个投入运营。

提振信心,“六稳”“六保”筑底稳基

通过学校搭建的线上招聘平台,广西科技大学毕业生陈翠雄被一家水电建设集团录用;

受疫情影响,博白县一些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返乡,139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被推荐到扶贫车间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广西聚焦重点群体就业,以更精准的政策落实、更有效的工作举措、更有力的服务保障,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6.69万人,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2.58%的较低水平。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上半年,广西财政做实做细“民生账本”,有效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化解基层运转压力:扶贫支出238.39亿元,同比增长65.1%,筹措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97.37亿元,同比增长10.5%,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群体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09亿元,救助2096.2万人次;坚持财力下沉惠民,着力保基层运转,累计下达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2027.91亿元,是上年全年下达额度的102.2%……

近日,广西陆宝食品公司收到一份重新定制的“减税降费清单”,让公司负责人眉头舒展。

“一季度增值税减免近8万元,预计二季度增值税可减免9万元,所得税可缓缴14.2万元,算下来全年可减税降费40多万元。”该公司负责人说,本来生产成本上涨心里有些慌,现在有了政策支持,稳产扩产更有信心了。

保住青山赢未来。为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走出困境,广西在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自主出台11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税费优惠政策,实行租金减免,强化援企稳岗。1-5月全区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18亿元(含社保费),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对冲经营困难。

全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开展六大专项行动,采取超常规手段恢复工业产能、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深入实施“复工贷”“稳企贷”金融扶持。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共为42.8万家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贷款余额1.95万亿元;通过延期还本付息支持企业2.07万家(次),涉及贷款金额765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获得金额超600亿元,占比达80%以上。

稳定耕地和播种面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设区市全部实现增长。全区粮食生产形势好于去年,主要农产品实现增产,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沧海横流显本色,烈火淬炼出真金。重压之下,成绩来之不易;顶压前行,未来任重道远。做好下半年工作,必须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勠力同心,把握好“稳字当头、守住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工作思路,坚持补短板、保收官,抓当前、谋长远,抢新机、开新局,以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者周红梅、骆万丽)

(周红梅、骆万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