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凭祥友谊关创新互市贸易监管方式

广西凭祥友谊关创新互市贸易监管方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5-12 15: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前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加大,友谊关海关在做好边民互市贸易领域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辖区边民互市贸易复工复产,做到防疫复工“两不误”。

防控疫情是前提

在辖区互市区(点)复市前,友谊关海关制定了疫情期间的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方案,明确了落实防控机制到位、人员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清洁消毒到位、后勤保障到位、宣传公开到位的“六个到位”的总要求。与地方商务部门、场站业主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增加防疫物资、完善疫情防控设施设备等,一旦出现疫情做到迅速精准处置;加大对出入境司乘人员的检疫排查力度,只有经过备案和定期的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司乘人员可从事跨境运输,从源头上把控风险。同时严格实施两次体温检测和健康申明卡验核并满足追溯的管理要求,确保100%健康申明和体温筛查;细化分类移交处置工作,对有症状的中国边民立即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处置;对越南车辆实行“点对点”固定路线运输,在互市监管场所附近指定货场装卸货物,司机、车辆沿途均不允许下车并当天返回;中国司机严格限定在本地边民范围且保持相对固定,做到闭环管理。

友谊关海关关员正在核验司乘人员健康申明卡 邓敏供图

此外,为加强对司乘人员的精准防控,友谊关海关还在关区率先开发了出入境司乘人员健康申报和验放系统,越方司乘人员入境时扫描越文版电子健康申明卡二维码,关员对申报单证进行电子审核研判,对重点关注地区进境人员或申报有症状等人员系统进行布控,并直接联动卡口验放系统,体温异常情况将触发自动报警,并直接移交地方联防联控部门,且加强后续跟踪追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精准防控。

据统计,4月8日司乘人员健康申报和验放系统上线以来至4月20日,共对浦寨互市区入境司乘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申明卡977人次,登临车辆检疫977 辆次。

创新监管助推复产

4月20日, 浦寨卡凤货物监管中心谷旺合作社以“整进整出”模式通关的重73.7 吨、货值 44.22万元的越南菠萝蜜入境。司乘人员做好严格的检疫流程后, 货物通关整车进出, 按照指定物流线路、指定过驳货场、指定人员装卸, 顺利完成通关。

友谊关海关关员正在查验进境棕叶 邓敏供图

为减少在互市监管点的人员聚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友谊关海关大力推行“集中申报、整进整出”通关模式,互市车辆、商品完成一线安全准入检查、现场查验、抽样检验等作业后,无需在场所内过驳分装,直接以整车批量运输方式通关验放。自2月27日,友谊关海关辖区各互市区(点)业务陆续恢复以来至4月20日,边民互市贸易进口货量24.77万吨,货值11.02亿元。

同时友谊关海关还首次采用“互联网+互市落地加工”申报新模式, 在南宁海关关区率先推行“边民互市掌上APP”,应用“人脸识别+电子围栏”及区块链锁定等技术,采取“零接触”“不见面”申报、错峰申报、预约通关等方式实现快速有序通关,现场参与互市交易人员减少9成以上,通关效率提升60%以上。

盐津铺子经理黄世忠说:“合作社通过互市申报APP申报,边民不用到申报厅申报,避免了人员聚集;同时进口的越南原材料享受便利化措施通关,保障了公司加工原材料进口,目前订单源源不断,已全面实现复工” 。

深化改革提效能

为促进进境鲜活农产品快速通关,南宁海关进一步优化边民互市进境鲜活农产品检验检疫模式,该项改革优化了开箱、打通道、卸货、掏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货物随到随检;布控指令逐项被细化量化,提高检疫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植物疫情检出率也显著提高,在保证检出率和查获率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查验效能,提高了鲜活农产品通关效率。

友谊关海关正在准备对货车进行登临检疫 邓敏供图

据海关统计, 该项改革实施以来至4月20日,友谊关海关边民互市贸易进口水果10860批,检出有害生物1854批次,有害生物检出率同比增长了31.5%。一季度,友谊关海关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货量36.93万吨,货值18.81亿元,为稳定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作出贡献。

此外,友谊关海关还稳步推进互市监管作业场所建设,调整互市货运通道布局,推动临时启用浦寨-左辅山货运专用通道放行空车,减少因拥堵造成的疫情传播风险,加快通关速度。

友谊关海关监管二科科长王小庆:“我们严格落实南宁海关抗疫情稳外贸发展第二批十二条措施, 以及友谊关海关支持外贸发展九条措施, 实行‘整进整出’,‘边民互市掌上APP’、 进境鲜活农产品检验检疫模式优化改革等综合措施, 有效化解了疫情期间互市监管难题,为促进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平稳发展作出努力。”(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