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15日电(记者 胡美东) 记者从三明市林业局获悉,自2019年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以来,三明市主动作为,敢于先试,发挥其“林深水美人长寿”的独特优势,不遗余力推进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并取得成效。
据介绍,三明在全国设区市率先提出全域森林康养理念,并结合国家林草局等四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发展定位,坚持“三不原则”,即不搞大拆大建,充分利用国有林场老场部和旧工区、农村闲置房和闲置地、可改造提升的旅游场所等3类基础设施,植入康养元素改造提升,最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不一哄而上,试点先行,不搞遍地开花式的发展;不追求高大上,注重多层次发展,主体定位在大众化消费水平,不搞高大上建设。同时,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团队,编制三明市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和7个市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规划设计。
2019年10月,三明市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市,成为全省首个试点市;此外,另有15家森林康养基地被授予试点建设单位。7个市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大田桃源睡眠小镇已试营业,三元格氏栲、将乐龙栖山等其他6个基地正加快转型。今年3月,将乐县和三元格氏栲森林康养基地被国家四部委评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在品牌宣传方面,三明市对“中国绿都·最氧三明”普通商标、集体商标进行策划、注册,制作《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宣传片,在第三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向全国推介全域森林康养品牌。第十五届林博会突出全域森林康养主题,举办森林康养产业展示展销、森林康养论坛、森林康养项目专场推介招商等系列活动。请北京林业大学等权威机构对“中国绿都·最氧三明”进行品牌论证。与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合作,开展森林康养基地医学实证研究。开展森林康养基地LOGO和宣传海报设计。
在培育多样化特色森林康养产品方面,三明市以“森林+”为主线,因地制宜打造多层次、多种类的森林康养特色产品。比如:大田桃源睡眠小镇,依托森林环境和市第一医院医技资源,打造“森林+医养结合”特色产品,设立睡眠专科门诊,将“焦虑伴睡眠障碍”列入医保特殊病种报销目录,并开通报销系统,被中国睡眠研究会授予“中国睡眠康养示范基地”称号。明溪旦上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千年鸟道”资源,打造“森林+观鸟休闲”特色产品,成立全省首个“村社合一、合股联营”观鸟合作社,推进观鸟产业发展。清流天芳悦潭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富锗温泉,打造“森林+温泉休闲”特色产品,开展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客家民俗体验等活动,与金诃藏药合作,成立“藏药新药开发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清流工作站”,开展锗温泉水富集浓缩研究。同时,还注重乡土药膳产品开发,整理乡土药膳近200种,并按功能细化分类出睡眠药膳53种、四季养生和慢性病药膳137种。
在市场开拓方面,三明市组建全市森林康养基地“十养”联盟(养身、养形、养心、养性、养情、养神、养气、养智、养德、养寿),统一对外宣传、营销,抱团发展。瞄准上海、江苏等地,出台《三明市面向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三省一市”职工疗休养优惠政策》,增强疗休养区域协作吸引力,2019年全市接待各地劳模、职工疗休养82批2525人;清流县通过在上海设立景区办事处、召开专场推介会等方式开拓市场,2019年接待上海游客8万多人,约占全县旅游人数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