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鼓足劲 复工复产加速跑
本报记者 康 安
2月26日起,我区具备开通条件的16个边民互市区(点)陆续恢复边民互市贸易和落地加工。自治区商务厅、南宁海关等部门协作配合,快速建立跨境防疫协同机制,加强边贸和加工企业疫情防控服务。截至3月15日,已有东兴、浦寨、水口、龙邦、爱店、峒中、弄尧、科甲、平而9个互市区(点)恢复正常,其他互市点也将于近日陆续开通,复市率为53%;进出口货物10.96万吨,货值7.89亿元,日均交易量值分别为上年日均交易量值的53.3%和38.9%,呈恢复性增长势头。
边民互市贸易持续增长
3月5日,水口海关科甲互市点首次通过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完成152.08吨原料蔗进口,有效缓解了龙州县制糖企业原料蔗供应紧张的局面。数据显示,复市至3月18日,水口海关边民互市过货总量达2588.67吨,总值719.88万元。
在东兴市广西诚杨食品有限公司坚果落地加工生产车间里,10多名工人正忙着分拣待加工的腰果,分拣完毕的干腰果送入机器中入味烘烤,对腰果进行包装经检测合格后将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解决企业缺少生产原料的难题,加速落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海关为进口落地加工商品量身打造了“集中申报、整进整出”的通关模式,确保货物快速查验放行。连日来,东兴市互市贸易快速升温。截至3月19日,春节后东兴互市区进出口商品达2.7万吨,总价值3亿元。其中,互市落地加工商品进口超40吨。
创新监管推动复工复产
3月9日,凭祥市金穗源农业专业合作社以“落地加工集中申报模式”成功申报一票重29.68吨、货值41.5万元的芒果蜜饯,从凭祥市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进境。此次申报,报关员段景宁仅需在划定的电子围网区域内,使用装有边民互市掌上APP的智能手机轻轻一点,几十秒内即完成该票互市进口落地加工商品的申报。
边民互市贸易是广西重要的贸易形式,大量边民参与其中,如何做到既防控好疫情又统筹抓好稳外贸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自治区商务厅与南宁海关共同开发掌上移动APP,在全国率先应用“人脸识别+电子围栏”及区块链锁定等技术,推行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不见面”申报,减少边民到场申报聚集风险和监管压力。施行新模式后,现场参与边民互市交易人员减少九成以上,通关效率提升60%以上。
位于中国凭祥东盟水果小镇的广西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跟合作社下单,购买的越南原材料通关后直送厂区。公司原材料充足,复工复产后,订单源源不断,光芒果干订单就达到300多吨。截至3月15日,广西重点监控39家落地加工企业,已复产33家,全区落地加工企业复产率达97%。
联防机制保障互市复市
为保障边民互市复市,自治区制定和下发《广西口岸货物通关防控工作指引》《广西边民互市贸易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广西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在充分保障防疫物资的前提下,对边境贸易商品通关及落地加工流转全程进行监管,确保各环节不出现疫情危险点,以保持正常的通关和生产秩序。
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处长刁卫宏介绍,近年来广西突出特色,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去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4694.7亿元,其中边境贸易进出口1486.1亿元。自恢复对越边民互市贸易以来,呈现快速升温。“互市贸易主要以进口东盟国家农产品为主,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稳,将迎来新的发展前景,为我区稳外贸贡献新力量。”
南宁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黄伶俐表示,从目前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边民互市贸易成效明显。下一步,海关将继续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和边民、边境落地加工企业及边境地区需求,研究出台新措施,支持广西边境贸易发展。
(康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