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

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文远:自去年8月揭牌以来,我市认真按照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全力推进国际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发展现代金融业、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是南宁片区改革试点的主要特色。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

来源:广西人大网 2020-01-14 16: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图为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场记者会会场

1月13日下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黄锦锋主持会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汝焜,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谭秀洪,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钟穗,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南宁海关副关长邓光文,南宁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农冰,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文远,崇左市副市长农化到会,就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广西自贸试验区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黄锦锋主持会议

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引领全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全社会高度关注,请问商务厅副厅长谭秀洪,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 2020年还将推动哪些重大工作?

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谭秀洪:2019年,国务院宣布新设广西等六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我国自贸试验区在沿海地区的全覆盖,也是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自贸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全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自贸试验区,肩负着国家赋予的打造“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的重大任务,特色鲜明,使命光荣。广西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建设的四个多月来,各项工作顺利开局,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进展:一是创新建立指挥部工作机制,全面有效推进工作。成立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指挥部,由自治区领导任指挥长靠前指挥,以上率下,狠抓落实,一竿子插到底,真刀实枪解决问题。同时,推动广西自贸办、各片区所在设区市加快建立完善扁平化科学高效运行机制。二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为全国全区改革开放探索经验。全面部署推进国家赋予广西自贸试验区的120项试点任务,同时鼓励三个片区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自主创新改革,开展差异化探索。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部署的120项试点任务,已完成和基本完成的超过30%。其中,“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已全面启动;自治区第一批权力下放清单已整理完毕即将于近期印发;“极简审批”、“一事通办”、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等专项改革方案已相继印发;已初步形成一批拟上报的复制推广改革事项。三是加快优化顶层设计,搭建系统集成的政策体系。自治区政府已印发实施《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即“广西自贸三十条”,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跨境产业、新经济新平台集聚,推动制度创新,吸引优秀人才集聚。“广西自贸三十条”政策出台后,企业广泛评价“管用、够力”。即将出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通过试点任务的全面落实打造“五区一港”,即打造面向东盟的投资贸易先导区、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沿边开放引领区、向海经济集聚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创新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与此同时,各片区已出台和正在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和支持政策;自治区商务厅、科技厅、广西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也出台了相关领域的专项支持政策措施。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开放型经济加速集聚。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海进博会等平台,组织召开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面向全球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推介会、中国(广西)扩大进口政策说明会等,取得积极成效。截至12月31日,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4724家,新增内资注册资本476亿元,其中外资企业35家,新增外资合同金额7.9亿美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作为七大开放工作之首来统筹推进,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抓好三个重点:
  第一,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打造改革开放实验田。自贸试验区要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和引领,要勇于挑战“硬骨头”,善于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2020年,将聚焦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力争完成120项试点任务的70%以上。同时,加大自主性、差异化改革力度,紧紧围绕《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提出的新方向新领域,在推动中国—东盟国际经贸合作中探索新机制、新政策,形成更多原创性、集成性、协同性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加快制定出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为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第二,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杆。自贸试验区要成为全区营商环境特别是开放型经济营商环境的标杆和示范,要善于“解剖麻雀”,以企业获得感、体验感为导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10个领域的关键指标,在全区推进营商环境攻坚战中,对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进一步进行全流程优化再造。深入推行“极简审批”,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试点。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分两批下放自治区级经济管理权限,力争年内实现“片区事不出区”。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力在自贸试验区推动“一网通办”,开发应用广西自贸政务服务APP,力争实现在线办理、随身办理。今年内,在自贸试验区提供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全面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实现“关、检、税、商、银、企”跨境贸易全链条无纸化。
  第三,紧扣片区主导产业发展,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集聚。自贸试验区以政策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要加快促进开放型产业高度集聚。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考核体系,研究制定了2020年自贸试验区主要发展指标,核心要务就是吸引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依托现有开放型平台优势打造中国—东盟特色跨境产业链,并引导好三个片区错位发展、高效联动。我们将用好用足“广西自贸三十条”,推动各片区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模式,构建全球招商网络。将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6大类企业发展,重点打造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大型油品储运基地。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支持现代金融、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互联网经济新平台等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各类总部企业在广西自贸试验区落户发展。加快构建自贸试验区开放型产业体系。

图为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谭秀洪回答记者提问

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去年,广西在扩大开放方面陆续迎来两项重大利好消息,一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那么,在这样的机遇背景下,广西如何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广西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

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黄汝焜:随着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正式出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广西正迎来新一轮开放合作发展重大机遇。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利用好两大战略优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广西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
  首先,在港口建设上实现融合发展,推动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建成。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建设任务,钦州港是广西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区域,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大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通关便利化、多式联运“一单制”、启运港退税等方面开展创新,加快构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第二,在产业贸易上实现融合发展,推动临港沿边产业带加快形成。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有力促进通道沿线生产要素流动,两大战略叠加,将大力带动我区临港和沿边产业发展,推动形成沿海沿边产业带。
  第三,在对外开放上实现融合发展,推动各类合作平台加快建设。积极利用陆海新通道带来的物流集聚优势,结合自贸区的对外开放和政策创新优势,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平台加快发展,在跨境金融合作、跨境园区合作、跨境信息合作等方面形成新亮点。

图为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黄汝焜回答记者提问

广西日报记者:去年,中央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钦州港片区是广西自贸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其主要定位是建设国际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我想请问王文远副主任,钦州市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打造成为国际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

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文远:自去年8月揭牌以来,我市认真按照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全力推进国际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
  一是改革创新初显成效。“证照分离”、“极简审批”、“两步申报”、“海铁联运全程定价机制”等35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铺开,形成土地征收“净地交付”等一批改革创新经验,研究制定“广西自贸三十条”实施细则和钦州港片区特别支持政策等。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压缩45.9%、43.7%,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达100%,企业设立94%实现全程电子化办理,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项目审批、获得信贷等营商环境重点指标明显提升。
  二是市场主体加快集聚。从揭牌至去年底,新增企业2029家。一批互联网新经济平台公司落户,其中薪起程平台公司已进驻市场主体3364户。
  三是国际门户港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建成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等瓶颈性、关键性工程,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新开通了至南美东等国际集装箱远洋航线,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新增9家成员,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运营,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落户建设。去年海铁联运班列开行2243列、增长94%;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万标箱,增长33%、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位。
  四是向海产业加快集聚。总投资208亿元的华谊化工新材料二期、总投资100亿元的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等一批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新签约重大项目22个,投资总额315亿元。成功进口我国首批马来西亚毛燕,澳洲种牛进口等特色业务实现零的突破。按照“制造业+贸易”模式,推动金桂、恒逸、桐昆等大型制造业企业设立贸易公司,引进贸易总部企业14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年初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到钦州调研时对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作出的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的重要指示,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一流标准,突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对营商环境进行全流程优化再造,用好用足“广西自贸三十条”,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
  第一,高水平打造国际门户港。货源培育方面,增开远洋集装箱航线,加密航班,扩大海铁联运班列覆盖范围,建立无水港体系,与西部地区共建“西部港”;硬件支撑方面,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二期工程、保税港区7-8#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项目,开工建设保税港区9-10#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等项目,加快推进铁路扩能改造和疏港道路建设;软件管理与服务提升方面,全面开展集装箱业务全环节对标提升攻坚行动,加快钦州港口岸数字化、便利化、一体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间、降收费、降成本、提效率,推行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业务、海铁联运“一口价、一单制、一箱到底”等模式,加快提升新通道竞争力。
  第二,高质量发展临港绿色大工业。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全力抓好华谊化工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龙头项目的建设、投产,招引、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骨干项目,加快集聚发展绿色石化、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
  第三,培育壮大港航物流和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改革通关流程和通关模式,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用足用好总部政策、平台政策和贸易政策,引进落户一批航运物流、国际贸易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产业集聚平台及跨境电商、保税交割、大宗商品交易等功能性载体,加快集聚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和平台经济。

图为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文远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我想了解下,中国自贸区自设立以来,南宁海关在监管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惠及广西企业的政策?海关支持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要聚焦发力点在哪里?

南宁海关副关长邓光文: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海关在监管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了很多首创性和差异化的探索,形成了一大批监管制度创新成果,国务院已在全国复制推广的五批101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中,海关监管创新举措项目达52项,占比51.5%,居国务院各部门之首,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贡献了海关智慧和力量。
  为了让广西企业用足用好制度创新成果,有效“激发”和“制造”需求,南宁海关对上述52项海关改革经验梳理分类形成具体的“政策”菜单,并将它推送到各片区,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按需“点单”。
  比如说在放管服方面,海关主要有4个方面的政策: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监管创新:指在依托信息化管理和加强科技手段应用基础上,引导企业自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区内企业开展保税加工业务管理中允许企业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补缴税款、自主核报,并简化海关业务核准手续。(第四批)
  二、出境加工监管。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出境加工业务。出境加工指国内企业承接国内订单后,借助境外劳动力、设备等生产要素开展出境加工再返内销的业务。(第二批)
  三、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管理。授权直属海关办理负面清单以外进境(过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审批。该制度实施后,除活动物、水果、粮食等列入负面清单的高风险货物外,其他动植物产品及动植物源性食品由直属海关实施检疫审批。(第一批)
  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企业可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交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申请。商务部门统一受理并办理备案登记后,通过检商“两证合一”系统实时将企业信息发送至海关检验检疫原产地业务电子管理系统。海关直接采信商务部门审核结果,授予企业原产地证企业备案资质。同时,由商务部门窗口向企业发放一份包含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信息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即完成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两项登记业务。(第四批)
  在提升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方面,我们主要有3个方面的政策。
  一、分线监督管理制度。
  在进出境“一线”主要实施检疫和重点敏感货物检验工作,在进出口“二线”主要实施货物检验和监管工作;入境应检物在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间自由流转,不涉及实际使用的,免于检验。在出入境一线,实施无豁免检疫,即对所有入境交通工具、货物进行必要的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除废物原料、放射性检测外,其他货物免于检验监管,确保自贸试验区一线最大限度的放开。在进出口二线,设计了“预检验及核销”“登记核销管理”等便利化制度,实现自贸试验区二线管得住、放得快。(第一批)
  二、全球维修产业检验检疫监管。
  适应自贸试验区企业发展全球维修的要求,对区内评估合格的维修企业的进境旧机电产品实行免于海外装运前检验、简易备案、以不定期监督检查代替批批检验的制度。该制度实施后,有效降低维修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提高通关速度。(第一批)
  三、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
  一是“舱单归并”,实现企业从原来的“一柜一单”模式改为“舱单归并”模式;二是“大包过机”,将小包裹,装入大邮袋(每个邮袋最多不超过100件小包裹)通过海关X光机,大邮袋放行后,X光机批量向总署信息系统回执验放数据。(第四批)
  海关支持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主要聚焦了四大发力点:
  一是聚焦服务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实现更高水平贸易便利化。通过创新海关多式联运监管服务,建设以海铁联运为主干的多式联运体系;在国家海关总署推进和扩大与东盟国家经认证经营者(AEO)国际互认合作等措施,推进陆海新通道贸易便利化水平有新跃升。
  二是突出检验检疫监管创新和制度整合体现新海关新职能。通过在全国首创和实施对边境口岸出入境车辆的电讯检疫制度,创新对边境地区低风险产品的检验检疫准入管理,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边境贸易凭祥检验检疫试验区作用,探索开展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等措施落实,推动越南进口食品农产品检疫扩大准入品种和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创新有新作为。
  三是着眼广西外贸发展特色促进边境贸易监管创新和升级发展。边境贸易在广西外贸发展中历来占据较高比重和具有重要地位,广西边境贸易总额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在落实自贸试验区改革措施中以推进边境贸易监管创新为重点推进广西边境贸易有新发展。
  四是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平台抓手作用,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政策同步落实。在自贸试验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更大力度的监管创新举措,实现自贸试验区围网内、围网外的管理衔接,加快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制度在广西其他综合保税区的复制推广。
  总之,在支持和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海关将始终以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为首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在突出新职能、对标新规则、打造新平台、服务新业态、应用新技术、防控新风险等制度创新重点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图为南宁海关副关长邓光文回答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据了解,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的16项任务中,金融开放建设方面的任务就占了5项。能否请金融监管局的领导介绍一下,自治区将从哪些方面推动金融开放门户建设?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2018年12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并印发实施,标志着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19年一整年间,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自治区领导亲自挂帅,实行领导小组制+指挥部制。成立了自治区领导小组,陈武主席任组长,秦如培常务副主席和杨晋柏副主席任副组长,统筹解决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设立了金融开放门户指挥部,秦如培常务副主席任指挥长,亲自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
  二是健全顶层设计。2019年,我们基本建立起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的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包括出台《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五年实施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2019年重点金融改革创新事项清单》和《南宁核心区规划》,形成《关于加快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若干措施》和《关于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十条措施》;有序推出9份专项实施方案,分别为: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与广西银保监局联合制定《广西保险综合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与人民银行南宁中支联合制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关于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工作指引》《关于支持广西自贸区建设的金融服务方案》和《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设立方案》《中国—东盟黄金产业园实施方案》和《广西建设移动支付先行区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宣传推介。自治区领导亲自推介:2019年5月中旬,鹿心社书记率经贸交流团赴新加坡、香港和澳门推介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推进务实合作;5月下旬,秦如培常务副主席率队在北京拜访了各大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争取政策支持;7月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北京召开“共同推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座谈会”,鹿心社书记、陈武主席向50多位国家有关部委、国内金融机构总部、知名企业和重点高校等负责人就共同推进金融开放门户建设进行了专题推介和深入交流;11月初,秦如培常务副主席带队参加2019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在部分省区市闭门座谈会上作重点发言;11月上旬,鹿心社书记、陈武主席率党政代表团赴深圳与平安集团会谈,推动“广西—东盟金融贸易一体化平台”建设,出席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推介会;12月初,秦如培常务副主席带队赴新加坡、泰国举行“共建共享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暨中国—东盟信息港推介交流会”,推动与海外金融机构的务实合作。此外,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加强金融开放门户相关政策宣传推介,全力提升金融开放门户影响力:2019年以来组织专题报道100余篇,其中新华社组织的两篇重点报道当日点击量就超过100万;逐一拜访东盟六国驻邕领事馆、香港驻桂联络处、新加坡驻广州领事馆,拜访30余家国内外金融机构(院、所),一年来组织或参与的大型推介活动达20场,积极推介金融开放门户;为便于东盟国家了解相关政策,组织推出《总体方案》8种外文本,包括英语和7国非通用语种。
  四是推动创新事项。经过一年的努力,广西金融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市场创新动力不断激活,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金融服务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金融平台建设不断推进,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一年来,完成体制机制改革10项,包括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实现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实现货物贸易名录登记业务电子化办理,印发创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等;完成产品服务创新12项,包括金融机构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金融服务,开展跨境区块链服务平台应收账款融资试点,完善广西外币现钞调运资金头寸清算模式,推广关税保证保险便利通关服务模式,完善跨境务工人员人身保险体系等;实现重大改革突破16项,包括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移动支付先行区建设、边境口岸贸易结算互联互通体系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已启动并正在推进的重点事项38项,包括面向东盟离岸信息港建设、设立广西合资证券公司、建立保险创新激励保护制度、探索构建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等。

图为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回答记者提问

央广总台国际在线记者:广西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后,广西在打造数字政府助力自贸区建设方面,特别是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政务服务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钟穗:中国(广西)自贸区成立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提高监管效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一、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破除发展瓶颈
  (一)赋予自贸试验片区更大的自主权限。依据最新一轮梳理的自治区各部门权责清单,我们按照“能放尽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梳理形成《委托或授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的第一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送审稿)》,清单涉及投资、税收、交通、设备制造、工业品和食品生产、多种资质认证以及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目前,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会同自治区党委编办和区直有关部门正对清单作进一步的梳理完善,待自贸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会议审议并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将正式发布。
  (二)推动自贸区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我们将按照中央、自治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以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和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行为和加强监管为重点,在南宁和钦州港片区进一步探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推动广西自贸区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一)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事通办”“一网通办”。目前,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已经正式上线运行,为全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重要支撑。我们将充分发挥线上政务服务平台便民高效的特点,依托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根据各自贸片区的功能定位,编制涉及多部门“一件事”套餐,对套餐涉及的申请材料进行整合,推行“一表申请”,避免重复登记、重复提交材料,并不断拓展延伸“一件事”链条长度,拓展“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广度和深度,在自贸区范围内,实现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的全流程网上办理,率先做到一网通办、一事通办、一次办成。
  (二)着力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持续推动大数据与服务民生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广“广西政务APP”和“爱广西APP”,不断丰富APP接入功能,着力打造集政务服务、生活缴费、信息发布及其他本地特色服务为一体的掌上政务服务大厅,为用户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
  (三)创新“极简审批”,努力推动更多事项实现“智能审批”。 指导各自贸片区推广使用中介超市,推行承诺审批,将各片区功能定位涉及的食品经营许可事项、部分药品许可事项、工程建设项目等重点事项优先纳入承诺审批范围,实现审批“提速”。在优化审批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共享、自动比对等方式,打造办事群众在行政审批全过程“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全自动”的智能审批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智慧政务自助服务区,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自助终端体验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服务。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管”跟上“放”
  区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对下放、取消和调整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措施,确保相关事项调整到位、承接到位、监管到位。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放权力度,进一步梳理委托或授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的第二批、第三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持续减少审批简化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自贸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图为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钟穗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网广西频道记者:根据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南宁片区2019年的建设有两大亮点引起我的关注,就是金融改革创新以及数字经济产业。目前,南宁片区在这两个方面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什么成效?今年又将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南宁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农冰:揭牌成立近5个月来,南宁片区着力先行先试,推进制度创新和产业发展,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9年我们承担的32项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并形成了首批7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举措。截止2019年12月31日,片区内新增企业1863家,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的区外境内项目13个,实际利用外资4278万美元,可以说开局良好。
  发展现代金融业、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是南宁片区改革试点的主要特色。2019年,南宁片区充分发挥“中国—东盟金融城”政策优势和金融机构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累计梳理了120余条金融重点改革事项清单及实施路径,研究提出22项创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任务措施,与交通银行成立了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设立了中国—东盟金融城一站式服务大厅,提供精准靠前服务。目前,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已入驻金融机构和企业60余家,其中2019年新增39家。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北部湾产权交易所、中国银行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支行、招商银行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支行相继揭牌运营。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南宁片区率先开展40余项金融创新业务,简化诚信优质企业跨境贸易结算流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大幅增长;开设了广西自贸试验区首个跨境人民币备付金账户;开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得到了显著提升。
  数字经济也是南宁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南宁市以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为主线,统筹推进南宁片区数字经济板块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完善发展机制,定期召开南宁片区数字经济发展组联席会议,明确重点发展方向。二是加快项目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项目39 个,即将开工建设项目8个,累计完成投资248.28亿元。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聚集科大迅飞、华为、云宝宝等20多家企业;广投数字经济示范基地集聚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奇安信、广西数字金服等30多家数字经济知名企业;地理信息小镇一期今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目前已签约入驻企业30多家;五象远洋大数据产业园、中国—东盟信息港小镇等多园多区建设模式持续完善。三是推动企业上云用云。推动华为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入驻南宁片区,出台《关于申请使用华为软件开发云服务资源的通知》,目前已为全市157家企业、6家高校发放云资源补贴2999.63万元,有力助推全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南宁市率先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专项政策,还出台了《南宁市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试行)》等政策文件,在税收支持、贡献奖励等方面为符合片区发展定位的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入驻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诸多政策优惠和便利。
  今年,南宁片区将紧紧围绕片区功能定位,对标国际先进规则,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
  一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改革试点再提升、再突破。强化制度创新顶层设计,加快出台《南宁片区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和创新南宁片区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管理机构实体化运作。分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加快创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及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推动多边国际金融交流活动常态化。支持海关试行“两步申报”等通关监管新模式,积极探索贸易便利化创新举措。探索试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人文交流开放等方面的创新政策,积极培育创新案例,力争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南宁经验。
  二是以政策创新为支撑,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做好市本级支持政策的政策解释和实施指引,完善政策兑现“一窗申办”机制,探索打造政策兑现创新平台,加快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转变。在自治区政策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落实政策的有关细则,构建全方位政策支撑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和创新外商投资促进政策,为外商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三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推动全球招商取得新突破。加快建立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和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探索实施委托招商,拓宽国际化招商渠道、扩大全球招商覆盖面,力争新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新兴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快探索南宁片区与其他县(区)、开发区产业联动和政策协同,力争在促进自贸试验区内外优势资源互补、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上取得新突破。

图为南宁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农冰回答记者提问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崇左片区未来将如何运用好政策,突出沿边特色,在国际产能合作、跨境贸易发展、跨境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崇左市副市长农化:崇左片区是全国首批5个沿边自贸片区之一,将紧紧围绕“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和跨境劳务合作”等“五跨”试点任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建成面向中国—东盟开放合作,高标准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园区。
  崇左片区将全力打造政策洼地,落实自贸试验区支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自治区出台《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后,我们崇左片区也同步出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发展支持政策》,在服务实体经济、税费细化与让利、推动金融创新、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提出的11条优惠政策,重点支持重大工业、国际产能合作、贸易类(含批发、零售)、互联网新平台新业态、总部经济(含金融总部、企业总部)、园区开发、边境落地加工等产业发展,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为崇左片区这片热土开放发展增添新动力。
  崇左片区将充分发挥沿边优势,提升承接跨境产业转移竞争力。崇左片区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愿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总体要求,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大推动以境外产业园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平台,推动境外产业园与境内的互联互通,推动跨境产业链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目前正加快推进中越“两地双园”建设,探索与越南开展产品加工分工合作,支持三诺集团建设凭祥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北投集团建设越南同登境外产业园,将制造业的重要环节布局在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内,打造内联外合、承上接下的区域性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跨境物流等产业集聚,补齐边境工业短板,实现中越产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崇左片区将不断提升便利水平,推进跨境贸易、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崇左片区设立后,我们在推进跨境贸易、跨境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跨境贸易领域,全国首创互市落地加工商品“集中申报、直通厂区”创新模式;“提前审结、卡口验放”进口货物通关新模式;友谊关口岸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信息化智能通关的沿边口岸,开发了移动APP促进互市申报创新,边民足不出户使用手机实现网上申报等。下一步,崇左片区将创新跨境贸易方式,积极探索推动边境小额贸易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边境贸易管理便利化,推进边民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推动友谊关口岸扩大开放至浦寨、弄尧通道通过国家验收;争取设立中国(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立互市贸易分类通关监管模式,推动友谊关—友谊口岸建设中越“示范”口岸创新试点;探索“跨境贸易+冷链物流”发展模式,把跨境冷链物流加快培育成为口岸经济第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物流电商等总部经济新业态,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在跨境金融领域,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县(市)级现金服务示范区;全国首创在边境地区为越南劳务人员发放个人银行卡,为越南务工人员工资发放、货币兑换、资金汇划等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首创以做市商的定价机制,建立银行间人民币对东盟小币种汇率直接定价机制;首创引入第三方支付为线下的互市贸易开展线上的集中跨境人民币结算,互市贸易通过自助机由边民发起跨境人民币结算申请。下一步,崇左片区将探索创建“一带一路”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继续推动与东盟国家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推进崇左片区银行间人民币越南盾交易、清算业务,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结算创新,探索实施互市贸易商品游客结算。尽快设立并运作片区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支持片区银行为“走出去”企业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图为崇左市副市长农化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记者提问现场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