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阅归来,这名老兵告诉你阅兵场上的故事

受阅归来,这名老兵告诉你阅兵场上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0-16 17: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16 17: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建国70周年阅兵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整齐的队列、标准的动作、威武的姿态,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观众在敬佩感动的同时也会好奇:一名军人进入受阅方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从普通军人到参加阅兵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正步走过天安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记者近日深入武警南宁支队,采访了受阅文职方队第9排第4名队员杨一帆,和大家一起分享阅兵场背后的故事。

全军海选,我被阅兵撞了一下腰

“身高体型在标准线之内,有一定的队列动作基础,个人自愿参加阅兵,我想这就是我能进入阅兵队伍的原因。”初见杨一帆,他身材高大匀称,脸型周正,一举一动透露着长期进行队列训练的痕迹,浑身散发着军人特有的气质,皮肤上黑白分明的“阅兵脸”“阅兵领”还没有完全消退。

“担负阅兵任务,首先要过自己的心理建设关。”杨一帆说,担负阅兵任务,是每一名军人的梦想,但是也要考虑到现实的压力,杨一帆的母亲身体不好,小儿子出生才4个多月,妻子工作繁忙压力巨大,参加阅兵意味着要亏欠对他们的照顾6个月。“所幸家人最理解我的担忧和不舍,也最支持我勇敢追梦,让我顺利迈出参加阅兵第一步。”

“符合基本条件的人虽多,要真正进入方队却很难。”杨一帆说,文职方队从全军8个大单位290多个团级以上单位抽调人员组建,武警部队文职人员3月份抽组到济南接受考核筛选,合格人员进入章丘训练基地集训,经过全程淘汰后,5月份进入阅兵村进行排面合练,全军1000多名文职人员参加阅兵训练,最终只有352名走上天安门受阅。

“即使你在原单位是一个高手,在阅兵村也是一名新手。”杨一帆是军事训练提干的军官,曾任某标兵中队中队长,去年自愿转改成为全军第一批军改文职人员,本以为凭借多年的军事基本功,能在阅兵队伍中轻松过关。谁知道文职方队中高手如云,有些是长期从事军事工作后的军转文职,有些是队列基础比较好的院校毕业学生和社会招聘人员,和这些全军最优秀的人才在一起,所有人都会被他们谦虚的态度和努力的状态所感染,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阅兵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整个队列整齐划一。”杨一帆所在的文职人员是军改后首次亮相阅兵场,代表未来军队的20万文职人员受阅,虽然每个人都是精挑细选,整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6月初,总教官邀请女民兵方队和文职方队交流学习,她们的训练水平让方队成员的脸上火辣辣的,现场观摩三军仪仗队的训练后,更加感受到“你眼中训练的极限,只是别人训练的起点”。这些经历是全体受阅人员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让他们对集体荣誉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负重前行,在伤痛相伴中突破生理极限

“从一名普通军人到参加阅兵式,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问到这个问题时,杨一帆脱口而出,“最大的困难是伤病。”

阅兵训练的苦和累,是一种习惯和常态。6个月,200多个日夜,每天不少于10小时训练时间,每天齐步正步行程20多公里,每天摆臂踢腿上千次的反复练习。特别是在北京38度的高温下受训,光是在太阳下原地站立一会下面就是一滩汗水,更何况大运动量的训练,杨一帆和队员们平均每天要喝下8.5升水,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在身上结出了盐巴。训练期间他踢坏3双鞋,磨破了3件衬衣,把3顶帽子戴到发白褪色,两腋下磨出了痂,瘦了20斤。

比累更难以忍受的是伤病的折磨。由于长期的大运动量训练,杨一帆的旧伤相继复发,从颈椎痛到肩痛,从腰痛到膝痛,从脚踝痛到脚趾痛,从肌肉痛到肌腱痛,各种疼痛轮番上阵,阅兵训练中期强化训练时,他经历了一次左脚掌肌腱炎,一次右大腿肌肉拉伤。教官对他们说:“受伤了不能坚持就打报告请假,身体是自己的。”可是看到受伤生病请假的人员只能当预备队员,他又无数次勉励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一天晚上组织夜训,教官特意考验队员们的忍耐力。那时已经到21点多,因为个别队员动作没有做好,杨一帆所在的排面被要求强化端腿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端着的左大腿慢慢开始从酸软到颤抖,支撑右腿从酸痛到麻木,整个人的汗不停的往下滴。随着身体承受能力进入极限,心中的怨气开始涌上心头......怨有些队员没做好动作,怨自己所在的排面动作不如别人,质疑自己付出的努力有没有意义......

作为一名受阅人员,不仅要能完全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动作,还要能完全掌控好自己的情绪。那一刻,杨一帆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首小诗:“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要想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必要经历一番思想上的洗礼和肉体上的磨砺,只有在身体和精神上脱胎换骨,才有资格享受这份无上的荣耀。

高光时刻,背负战友梦想接受祖国检阅

“所有的一切,只为展现最好的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有它存在的意义。”终于,经过无数次汗水与泪水的洗礼,杨一帆坚持到了最后,和战友们站到了长安街阅兵场。

2019年10月1日,凌晨,夜色如水。随着清脆的哨声响起,所有受阅人员开始有条不紊的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反复的自我检查,相互提醒和鼓励,他们在长安街进行了最后一次彩排训练,受到早已等候多时的群众热烈欢迎。

上午10时,阅兵开始。在红旗飘飘的长安街,杨一帆和方队战友列队受阅,向近在眼前的习主席庄严行注目礼,大声喊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杨一帆说,“那一刻,忘记所有的委屈和烦恼,心里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分队列队,调整队列位置,到文职方队上场完成分列式了。杨一帆随着受阅方队走过人潮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清醒。他们用1分06秒踢完128步,以最好的姿态正步走过天安门东西华表间的96米,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圆满完成了阅兵任务。

当战友问起通过天安门是什么感受时,杨一帆说:“脑海里什么都没想,也许是每个动作都融入了身体和大脑,那一瞬间全凭肌肉记忆走过去了。”

一次受阅、一生荣光、终生铭记。作为武警广西总队南宁支队财务科的一名普通文职人员,杨一帆说,“我们代表未上场的预备队员受阅,也代表全军文职人员受阅,我会珍惜这份光荣的历史和无上的荣誉,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摄影:李海潇、高晨宇)

(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