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水发展特色香螺产业助力当地脱贫

广西融水发展特色香螺产业助力当地脱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0-14 10: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10-11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举办第三届“香糯泉水螺”美食文化节,以此对外展示“田里稻鱼螺、林下茶薯鸡”养殖模式的发展情况和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助力扶贫所取得的成果。

第三届“香糯泉水螺”美食文化节活动现场。

开幕式上,柳州菜博物馆与融水县笑哈哈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对拱洞乡高武村田螺产业开发、运营等各个方面及环节的优势整合,就田螺产业业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市场上形成并利用双方各自资源、产业规划及市场基础,共同拓宽高武村田螺方面的合作。

“田螺姑娘”才艺表演。

在活动现场,还有新评选出的“田螺姑娘”才艺表演、村民广场舞比赛、原生态农产品展销、五星级酒店名厨烹制田螺网红宴,以及摸田螺和抓鱼比赛等,吸引了上千名当地民众和游客前来“嗦螺”。

据了解,拱洞乡是广西融水北部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该乡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27000多人。近年来,拱洞乡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山上茶牛羊,田里稻鱼螺”的农业发展思想,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香糯种植、香螺和香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目前已取得良好实效。尤其是香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全乡香螺养殖面积仅为1500亩,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到今年已经突破6000亩大关,创建稻田养螺县级示范区1个、乡级养螺示范园2个,村级养螺示范点4个,成立了6家养螺专业合作社,带动216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673户参与田螺养殖。

融水稻田养螺。

为推动稻田养螺产业的快速发展,融水拱洞乡采取“政府主导+合作社牵头+基地+农户”模式,制定了稻田养螺五年规划,多方争取养殖项目,力争到2021年,全乡稻田养螺面积突破1万亩,致力打造成为柳州市稻田养螺的核心示范区,为柳州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如今,稻田养螺产业已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地乡政府也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的扶贫路子,连续三年成功举办“香糯泉水螺”美食文化节,也让“香糯泉水螺”的品牌越来越响亮。(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