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钦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革冰作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成果情况介绍。钦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丕创,钦州市委副书记高朴,钦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雄昌,钦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陆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钦州市地处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岭南古郡、英雄故里、坭兴陶都、海豚家园和向海而兴的开放活力之城,1994年撤地设市,是西部地区最近最便捷的出海门户。撤地设市25年来,钦州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艰苦创业、自强实干,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振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1%。
沧桑巨变七十载,钦江大地歌如潮。王革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立了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港口、大产业、大物流发展新格局的新时代发展新目标,经济总量提级进位,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相继实现了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二百万标箱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坚持向海而兴一以贯之,实现了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的巨大转变。钦州市从2个万吨级码头起步自主建港,特别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谆谆教诲,把港口作为发展的龙头和核心资源,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从昔日的小渔村成为了现代化的亿吨大港,圆梦孙中山先生的“南方大港”。钦州市先后获得国家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开通覆盖大西南、联通大西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体系,“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正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贸易、产业等全方位资源集聚的重要枢纽。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农业主导走向产业高地的巨大转变。钦州市按照国家赋予钦州“打造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临港大工业、县域中小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坚持招大引强,编制石化产品链图和产业全景树,推动高端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建成全国独有的“油、煤、气”三头并进的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以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修造船、能源保障、粮油加工、林浆纸基地,产业格局实现从以农业为主导到现代工业主导的根本性跨越。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了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的巨大转变。钦州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财政支出80%用于民生发展,坚持每年组织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镇、农村居民低保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脱贫攻坚深入开展,贫困发生率降至2.1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4年建市之初分别增长了7.3倍、9.4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北部湾沿海唯一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成为钦州最有特色的文化名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白海豚与大工业并存,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
王革冰说,迈进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钦州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开启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谱写“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的钦州新篇章。
(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