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5澜湄国家媒体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在澜湄六国的共同推动下,澜湄合作机制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广阔的前景,本届活动以"智媒赋能 同心致远"为主题,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的政府官员、媒体人士、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媒体发展、智能互通与发展互鉴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澜湄合作2.0版本下媒体融合的新路径,为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当天活动中,澜湄六国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活动现场,广西广播电视台台长范易在致辞中回顾了澜湄合作机制建立十年来的丰硕成果,并提出倡议,以机制化平台为依托,深化联合制作、人才交流、技术协作,构建内容互通、产业共建的媒体合作新格局。
老挝国家广播电台台长欣玛尼·乔甘认为:“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体的角色与功能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我们媒体机构肩负着促进民心相通、增进相互理解、巩固传统友谊的重要使命。”
老挝国家电视台副台长玛莱维昂·翁占迪表示:“推动中老友谊不断向前发展,是我们媒体工作者共同的责任与光荣使命。两国合作实践充分表明,媒体在促进共同发展、增进民心相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副台长黎占提表示:“智慧媒体不仅是推动媒体行业发展的关键途径,更是深化伙伴国家友谊、促进知识、文化与生活方式交流,推动社会发展,加强信息安全,以及促进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副台长努索万纳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将能够交流经验,并与成员国在技术、内容及媒体人才培养等方面密切合作,让媒体成为促进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创新引擎。”
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吴索敏卓认为:“澜湄国家间的媒体合作,不仅有效提升了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更将本地区的发展优势生动展现在世界舞台。各方应当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共享与知识交流,共同致力于缩小国家间的数字鸿沟”。
泰国国家广播电台台长哇妮达·卡察赛妮表示:“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应用的伦理规范,尤其在人工智能深刻影响传媒领域的时代,若应用不当,可能导致假新闻传播,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大众媒体机构应当树立技术使用的责任意识,同时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副台长吴明显认为:“智媒赋能,同心致远”的主题,精准把握了我们在数字新时代肩负的使命。对于澜湄国家而言,这些技术为我们加强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过去一年,澜湄各国媒体同仁携手并肩,在内容共创、技术共享、节目译制、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由广西广播电视台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澜湄国家的国家级主流媒体,联合打造的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澜湄花开》与系列短视频《澜湄新观察》高端访谈、《携手绘卷 同心致远》2025澜湄故事,共同构建了区域发展叙事的新范式;中柬合作的《农业AI+》与《漓江》译制项目、中老《三国演义》广播剧、中缅联合开办电视栏目及译制的电视剧《创业时代》等成果,彰显了技术共享与文化互鉴的双轮驱动;中泰在自然保护与青年交流领域的纪录片《方舟·布氏鲸》,微短剧《萨瓦迪卡—泰境奇缘》等创新内容,以及中越携手打造的《发展之路》纪录片与"同唱友谊歌"中越金曲音乐盛典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民心相通。这些成果不仅是我们合作历程的生动见证,更为未来的深度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媒体发展,通过智能互通、发展互鉴打造区域媒体合作新范式 ,将推动区域媒体协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各方期待持续深化合作,共同讲述澜湄区域合作发展的精彩故事。
当天上午,2025澜湄国家媒体系列活动之2025澜湄国家媒体AI技术交流活动在南宁举行。澜湄六国媒体同行围绕AI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享AI视频软件、音频技术、数字人等前沿应用,共同探索智媒赋能的创新路径与合作前景。
当天晚上,2025澜湄国家媒体系列活动之“澜湄之声 青春的交响”音乐会上,六国青年艺术家以各具特色的歌舞器乐表演,共绘了一幅文化交融的动人画卷。整场晚会生动展现了澜湄国家“共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的深厚情谊。与会嘉宾一致赞誉,晚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民心相通的生动实践,精彩的演出赢得满堂喝彩,为澜湄合作谱写了充满活力的青春华章。
2025澜湄国家媒体系列活动通过2025澜湄国家媒体活动、澜湄国家媒体AI技术交流活动和“澜湄之声 青春的交响”音乐会,展现十年来区域媒体合作成果,不断深化澜湄国家媒体间的务实合作共识,为促进区域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注入新动力,助力谱写澜湄国家共融发展的崭新乐章。(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记者 石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