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开展互助养老实践,探索农村养老新路径

广西灵山县开展互助养老实践,探索农村养老新路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8 13: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农村青壮年持续外流的背景下,广西灵山县民政局指导灵山县荔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新圩镇萍塘村、三隆镇大马村,开展以孵化“银龄志愿者”为核心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有效激发了社区内生动力,为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新解法。

从“受助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蜕变。社工通过入户走访,精准聚焦两类人群:一是有威望、善沟通的“关键老人”;二是身体健康、热心积极的“低龄活力老人”。通过个性化沟通和活动邀请,发掘其兴趣与潜能,真诚邀请他们成为服务站的“创始成员”。目前,两支共18人的银龄志愿者队伍已组建完成,实现了从“被服务者”向“服务提供者”的重要转变。

从“有心服务”到“有能力服务”的技能升级。为将志愿服务热情转化为持续的服务能力,灵山县完善了完整的志愿者培育路径:一是开展沟通技巧、风险识别、心理慰藉等主题培训,推动志愿服务从“好心帮忙”走向“专业服务”。二是实施“老带新”,由骨干志愿者带领新人参与入户探访和活动协助,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建立信心。三是设立值班、活动协助、清洁等多种灵活岗位,让每位志愿者都能发挥所长,实现“人人可参与、事事有人做”。四是从“被动加入”到“主动参与”的动力机制,通过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服务1小时累积1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抵扣餐费,让付出有所回报。其次是设置“志愿者风采墙”,定期公示服务情况,举办季度总结激励会,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从“零星火花”到“互助暖流”的社区营造。经过半年多的培育,银龄志愿者已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站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用熟悉的乡音乡情开展常态化探访,累计服务超1100人次,将精准关爱织密到户;还通过组织“红色故事会”、重阳长桌宴等69场活动,吸引1647人次参与,有效激发了社区活力,让服务站升华为居民情感联结的“幸福驿站”;更在实践中重塑了“低龄助高龄、邻里守望”的文明乡风。

通过激活“银龄志愿者”这一内生力量,不仅缓解了农村养老服务人力不足的困境,更让长者在“老有所为”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成功构建了更具韧性、更富温情的乡村养老共同体。(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记者:石睿鹏)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