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水遇见创意:广西阳朔县举行文化创意旅游发展主题沙龙

当山水遇见创意:广西阳朔县举行文化创意旅游发展主题沙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9 18: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19日,以“文旅融合·创意赋能”为主题的“阳朔县文化创意旅游发展主题沙龙”在广西阳朔县举行。

本次沙龙由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主办,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与管理中心、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汇聚了来自政府、学界、企业及国际机构的近百位嘉宾,共同探讨在“山水阳朔·文明中国”理念指引下,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阳朔建设成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

阳朔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勇在沙龙上致辞。他指出,阳朔正推动文旅从观光向体验转型,期待各界创意在山水间开创新篇。

沙龙特别邀请了皮划艇世界级职业选手William Hester、比利时籍阳朔研学游客Sabrina Iyadede在内的多位国际嘉宾参与,凸显了阳朔文旅发展的国际化视野。William Hester从中外户外运动发展对比的角度,提出“阳朔山水资源具有世界级的户外运动潜力,应加强国际化课程导入与生态保护并重的体验设计,开发低门槛、高趣味的入门课程,消除‘恐惧心理’,同时建立政府、救援机构、学校、家长协同的安全认证体系”;Sabrina Iyadede则从国际研学视角下的阳朔文旅价值着墨,肯定了阳朔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提出将研学经历转化为“可认证的教育资产”的创新概念,建议阳朔深化国际研学,开发可认证的生态文化课程,并完善多语种服务,以文化真实性与生态保护提升国际吸引力。

在“经典山水的文化焕新之道”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以《印象·刘三姐》为例,阐释了实景演出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叙事深度融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孙九霞指出,阳朔已从“观光时代”迈入“文化创意旅游时代”,应通过IP衍生、业态融合与社区共建,实现“从山水到文化”的二次生长。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杨嵘则从艺术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提出“好山好水好茶饭”应成为阳朔文旅的品牌内核。

圆桌对话环节由孙九霞教授主持,梅帅元、杨嵘、青葱新媒体创始人桑兮兮、广西新影响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邓立等嘉宾围绕“破界与融合”展开深度探讨。嘉宾一致认为,阳朔需打破“观光”模式,通过内容升级、国际化合作、沉浸式体验、数字技术嫁接、文创产品开发与研学旅行拓展,构建“文旅+体育+艺术+科技”的产业生态。桑兮兮主张利用AI、短剧等数字技术重构传播方式,精准吸引目标客群。

沙龙期间发布了《阳朔县文化创意旅游发展行动倡议》,明确提出“建设阳朔先导区 建功桂林世旅城”的战略目标。倡议呼吁各界共同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产业融合创新与国际合作拓展,将阳朔打造为“山水与文明交汇、传统与当代对话”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同期举办的“阳朔文创旅游主理人工作坊”聚焦非标业态与社区共建。广东三盛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CEO刘岳林发布了《迈向非标2.0:广东省文旅消费新业态趋势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解佳则以“液态生活集合体”为主题,分享了数字游民社区对阳朔文旅创新的启示。与会者围绕产品开发、业态融合、品牌传播与可持续生态四大议题展开共创,形成了多项具操作性的行动建议。(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张莉 图/钟玲丽)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