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图书馆馆际交流会——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发行经验分享”在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期间举行。活动以“知识无界·智慧共生”为主题,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联合主办。此次馆际交流会共邀请海内外40余家知名图书馆、10余家出版机构参会。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谢刚表示,希望此次交流会能够搭建中外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沟通桥梁,聚焦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服务等前沿领域,促进国内外行业经验互鉴与技术融合,为推动图书馆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外馆际交流注入强劲动力。
“独木不成林,百花才是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外部董事、总会计师朱建军认为,要实现海外馆藏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出版机构提供优质内容,也需要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从“物理收藏”到“文明交流互鉴”的转变。
在嘉宾发言环节,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主任何明星,泰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Bubphar Chuchat(布帕·楚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郑文斌,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东亚馆馆长 Matthias Kaun(马蒂亚斯·考恩),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馆长秦小燕,匈牙利国立塞切尼图书馆馆长 Dávid Rózsa(大卫·罗兹萨),福建省图书馆馆长叶建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馆长 Hana Kim(金河那),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陆晓曦,南非国家图书馆公众参与与园区运营主任 Marcus Maphile(马库斯·马菲勒)等10位嘉宾分别从自身单位实践出发,围绕馆藏现状、图书馆数字化创新、图书馆间的协作路径、海外馆藏发行等话题,多维度分享研究实践成果。
在沙龙对谈环节,与会嘉宾聚焦馆藏与人才两大议题,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对谈。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何妍,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陈晗雨,中华书局副总经理林佳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围绕“从‘走出去’到‘藏进去’:中国精品图书国际传播与海外馆藏提升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部主任马小鹤,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奚彤云,接力出版社顾问、资深社长黄俭,天地出版社副社长陈德聚焦“加强数字出版国际交流合作——数字化背景下出版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等话题,从不同角度交流各自观点。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支柱,既是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展现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也是衡量文化传播影响力的“晴雨表”。未来,国内外图书馆、出版社将持续加大沟通与合作力度,助力中国好书得到更多海外读者的青睐。(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