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与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全国重点网络媒体云观广西采风活动中,记者团走进“中国糖都”来宾市,聚焦金融赋能糖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作为广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来宾市依托金融活水精准灌溉,推动糖业从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全链增值跃升,为全国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来宾方案”。
图为广西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使用甘蔗制作的糖制品
在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企业——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甘蔗经过自动化除杂、压榨、煮炼等工序,最终成为晶莹的白砂糖。这座始建于1989年的老牌糖企,2024年在金融机构提供的6亿元信贷支持下,完成煮糖自动化和甘蔗自卸除杂系统等设备改造升级项目。数据显示,吨糖能耗下降18%,生产成本降低12%,企业还建成了全国首个糖业碳汇监测系统,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202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绿色工厂”。
金融支持不仅停留在生产端。近三年来,广西来宾农村商业银行累计投放糖业贷款78.64亿元,创新推出“技改贷”“研发贷”等专项产品,推动制糖企业日榨能力从1000吨跃升至1.2万吨。7.2亿元贷款激活“糖业+”新业态:14家深加工企业向生物化工、高端食品领域延伸,甘蔗膳食纤维、低聚果糖等高附加值产品远销东南亚,带动产业链综合收益提升30%以上。截至2025年3月末,广西来宾农村商业银行糖业贷款余额达27.95亿元,覆盖从甘蔗种植、制糖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
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罗斌向记者细数“金融+产业”的共赢逻辑:企业通过金融支持完成5次技改扩建,2022/2023年榨季出糖率在来宾市排第1名;同时以“反哺农业”模式投入补贴蔗区建设,带动18万亩甘蔗基地种植,惠及1万农户。这种“银行输血企业、企业反哺农户”的闭环,使当地形成“政府增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发展格局,糖厂与蔗区形成紧密依存关系。
随着采风团镜头记录下智能化中控大屏上的数据,来宾糖业的转型升级图景愈发清晰。罗斌表示希望与当地金融机构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针对糖业生产周期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为“从一根甘蔗到全产业链增值”的产业蓝图注入更强动能。这场金融与产业的深度协同,正为传统糖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谢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