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国务院食安办秘书处指导,广西、湖南食药安办和桂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跨两省三市九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舆情应急实战演练在广西桂林市举行,国务院食安办秘书处、总局食品协调司司长司光视频讲话。参演相关部门按照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和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分工,采取实景指挥调度、现场实兵实战、信息化支撑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跨区域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流程、联动机制和舆情应对等进行演练,实现跨区域协同高效“大应急”。
本次演练采用“视频+实战+互动”形式,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启动响应、调查、响应升级、处置应对、终止、后期处置等环节进行了全流程展示模拟。
演练模拟桂林市某县某工厂的即食预包装扣肉,因包装设备故障,食品受污染而引发食源性疾病。该县首先启动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县级Ⅱ级响应,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并设综合协调组、事故调查组、危害控制组、医疗救治组、检测评估组、维护稳定组、新闻宣传与舆情处置组、专家指导组等8个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处置过程中,通过调查追溯发现同批次扣肉已销往外地,波及“两省三市九县”且在网络上监测到了负面舆情并发酵迅速。为便于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处置,桂林市市场监管局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将本次事件提级响应,并启动对应级别的舆情应急响应;同时,桂林市市场监管局根据《贺州市、桂林市和永州市食品安全跨区域合作治理框架协议》,联动贺州市、湖南省永州市市场监管局,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协查涉案批次预包装扣肉的销售流向。随着时间推移,舆情进一步发酵,桂林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紧急召开舆情研判处置会议,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卫健部门分别进行了舆情走势研判、造谣人员行政处罚通报和患者情况通报。各部门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核查处置情况通报,经过正面舆论引导,网民观点出现逆转。经全面协查后发现,销往贺州市、湖南永州市的同一批次扣肉尚未售出,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按要求对涉案扣肉查封、取样、送检。至此,受污染食品和舆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各方责任依法予以追究,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
演练中“两省三市九县”多级多地多部门联勤联动,全流程展现了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部门协同应对舆情风险行动步骤,综合检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能力,解锁舆情应对处置正确方式,达到了“响应迅速、彻查清晰、处置到位、舆情快消、以练促训、以训提能”目标,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模式。
国务院食安办秘书处领导,广西、湖南食(药)安办领导、桂林市食药安委领导,广东和西部地区其他11省份及广西食药安委成员单位相关处室负责人,有关市、县食品安全办负责同志以及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同志等150余人在现场观摩。(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