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负使命绘就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壮景——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代表

勇于担负使命绘就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壮景——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代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5-03-08 14: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 两会专访 】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注入强劲动能。

“广西山水秀丽雄奇,民族风情独特,文化多姿多彩。对广西的文化旅游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广西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蓝天立代表表示,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紧扣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强区的目标,深挖山水、民族、边关、红色等特色资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旅消费升级,构建“一核引领、多极支撑”全域发展格局,2024年全区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文旅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蓝天立代表表示,广西将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更好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发展与安全,聚力打造山水旅游、康养旅游、滨海度假、边关风情旅游知名目的地,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加快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时代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立足资源禀赋,优化发展布局。蓝天立代表介绍,广西立足“三地两带一中心”发展格局,统筹用好“老、少、边、山、海、寿”优势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聚焦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发挥龙头示范引领,推进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升级发展,建设好边关风情旅游带、西江生态旅游带和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推动面向东盟的文旅合作,让“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成为吸引天下游客的璀璨名片。

促进文旅消费,激发内需活力。自治区政府明确今年将持续开展“广西旅游年”活动,以“节庆引流、政策激励、业态升级”组合拳释放消费潜能,有效激发购物、餐饮、住宿、演艺等方面的消费潜力。蓝天立代表表示,广西坚持存量挖潜和增量提速相结合,打造时节热点热线,以新产品、新场景和新热点促进新消费,全力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助推广西文旅“出彩”“出圈”。

深化跨界融合,培育新质动力。蓝天立代表介绍,今年,广西实施文旅经济“融百业超万亿”行动,壮大人文经济,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文化、旅游与教育、体育、科技、康养、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双向带动,延伸产业链、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价值。推进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让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等融合业态蓬勃发展。

深挖文化底蕴,讲好广西故事。“深挖本土题材,聚力繁荣文艺创作展演,提升‘广西有戏’影响力。”蓝天立代表表示,广西持续推进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等广西特色文化的开发打造,加强对艺术精品、影视作品、旅游产品的精雕细琢,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等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文博场馆的展览展陈形式;打造“广西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展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魅力。

AI赋能文旅,优化治理体系。蓝天立代表介绍,广西建设“一键游广西”智慧文旅平台,拓展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监管智能调度机制,实现对旅游市场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做好部门联合执法、市场秩序维护,打造“乐游广西”旅游环境。结合硬件设施升级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进文旅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让“放心游广西”成为每一位游客的真实体验。

蓝天立代表表示,广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勇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文旅扩消费、促增长的作用,持续释放“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活力,绘就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壮景。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08日 07版)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