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智能“岛式”工厂,将工厂效率提升40%,制造周期缩短30%,质量综合提升33%。(上汽通用五菱供图)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正在繁忙施工。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的一家光伏玻璃生产企业,机器人在进行自动化作业。林启波/摄
总长109米巨型滚装船,在中国船舶集团广西公司钦州基地顺利下水。王平/摄
全长7.6公里的广西最大跨海大桥——龙门大桥于2024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连通钦州、防城港两市。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王希、周军/摄
海铁联运班列从北部湾畔开出。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向总书记汇报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覃文武 岑 琴
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习近平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西视察,勉励广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新时代新征程各领域改革提出新要求。
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用好解放思想这个制胜法宝,激活创新求变这一活力源泉,坚定向海图强这个战略方向,走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锚定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目标任务体系,聚焦聚力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2月6日,广西新春第一会进一步树立了“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理念推动全面创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尽收其效,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1 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改革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春潮澎湃,奋楫扬帆。
走进北部湾畔的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车间的运转声,码头泊位的汽笛声……汇聚成一首铿锵有力的奋进曲。
近年来,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广西首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的园区。
产业园区是观察广西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扇窗口。2024年,广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激发创新求变的活力,推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壮大民营企业。
——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和15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完善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机制,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任务的79%。
——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累计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312个、总投资约4373亿元。
——深化财税改革,创新实施预算编制方式改革,深入推进水资源税费改革。“桂惠贷”新增贷款2317.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0.4万户。
——深化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为统领的各类园区改革,将全区188个产业园区整合为120个,管理机构整合为108个。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释放了全区产业发展的动力。
搭载玉柴燃氢发动机的柳汽货车驶上测试道路,标志中国汽车产业在零碳燃料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柳钢成功研制超高纯度氦气,让广西跻身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新赛道;国内首条规模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在桂林建成投产,国产民航轮胎实现翱翔蓝天的梦想……以改革触发的产业、技术创新,正在各行各业上演,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2024年,全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引育机制,成功遴选支持310名(个)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
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构建起广西产教集聚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广西产业做大做强。
2 “硬联通”“软联通”并进
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走稳改革之路,扩大开放之门。
在贵港市,小羽绒变身大产业,与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畅销全球,推动形成超200亿元以上的大产业链,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示范样本。
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借道出海”的广西企业越来越多。2024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增长12.6%。其中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增长16.5%,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额增长13.7%。
在北部湾港,得益于海铁联运一体化改革,货物“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推动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降本增效、沿线产业加速融合。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平陆运河雄姿初显。广西成为全国第4个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省区,“陆海空数”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正在成型。中越首个智慧口岸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之后将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贸易往来更加便利。
市场的畅通循环不仅来自“硬联通”,更得益于“软联通”。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的便利化水平在不断提升——
崇左市创新实施中越跨境快递物流服务业标准输出,打破两国快递物流企业壁垒,为创新沿边经济发展新模式提供借鉴。
防城港市着力完善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体系,在东兴口岸设立全国边境口岸首个境外来宾金融综合服务中心。2024年,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居西部和边境省区第一。
建立健全与粤港澳大湾区全方位对接合作机制,加速融入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2024年,广西与大湾区签约合作项目超730项、总投资超1925亿元。
在广西持续高水平扩大开放中,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之便利真正可感可及。
3 凝聚改革最大公约数
共建共享“五个家园”增进民生福祉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2024年9月底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广西20个集体、21名个人获得表彰,获表彰数量居全国第一。同年,崇左市被列为全国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试点。
我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有形有感有效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我区深入推进“三项计划”,即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健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
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不断融入广西发展的顶层设计,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在南宁,全市开设100个“长者饭堂”提升工程试点;对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近年来,南宁市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正成为百姓安享晚年的现实写照。
2024年,广西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区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50%以上;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全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87个;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和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年内减轻群众负担约5.5亿元;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5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1.91万人。
4 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多个领域改革发力取得喜人成效
过去一年,广西以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城乡融合发展、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纪检监察等多个领域深化改革,取得喜人成效。
——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区试点,如期完成鹿寨县、贵港市覃塘区、北流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
——稳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大立法工作沟通衔接机制,创新开展验证式立法调研,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深化涉诉信访源头治理改革,全区案访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公安机关机构编制管理改革,深化“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治安警情同比显著下降。
——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乡村文明风尚愈加浓厚。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深入实施广西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动,成功举办2024桂林艺术节、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等活动。
——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广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1%,位居全国第6;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2%,广西水质持续领跑全国。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擦亮桂风壮韵清廉底色。创新推广运用平陆运河监督模式,以廉洁工程保障优质工程、绿色工程。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广西将锚定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目标任务体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蓄势赋能、破局开路。
(第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