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平高速平孟边关隧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广西那平高速平孟边关隧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27 10: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百色-那坡-平孟高速公路(那坡至平孟口岸段)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简称“那平高速”)平孟边关隧道双洞累计进尺突破总长度的85%,刷新施工“进度条”,为项目高质量完成一季度生产目标任务拼出“开门红”。

平孟边关隧道是那平高速全线最长隧道,也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右洞长度4810米,左洞长度4790米。隧道开工建设以来,广西路建集团建设团队在技术上积极创新,以科技赋能助力隧道施工提速增效。

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快速建造

平孟边关隧道属于特长隧道,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团队自主研发出隧道参数化建模系统,设计出高精度隧道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克服了单一建模技术在特长隧道建模上长、杂、曲和结构多的建模难点,可提升30%的建模效率和25%模型精度,实现通过模型对平孟边关隧道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划和施工协同管理,提高预防管控能力,用信息化管理为隧道快速建造装上“助推器”。

隧道参数化建模系统

建设团队还将有限元软件和BIM技术结合起来,设计研发二衬台车自动分流进料装置,通过加宽台车作业平台和设置混凝土下料阀门,优化窗口快速交换工序及逐窗分层浇筑混凝土工序,大幅度提高二衬台车进料效率,加快隧道二衬支护施工速度。

科技先行保障施工安全管理

平孟边关隧道工程Ⅳ、Ⅴ级围岩占比高,岩体自稳能力较差,地质结构复杂。建设团队采用航空物探技术、围岩智能识别技术,引进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地震频率谐振法,运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全方位智能化提供精确的检测结论,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不良地质灾害防范治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特长隧道的建设往往面临着越往深处掘进温度越高的问题。在平孟边关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施工热源的作用,洞内温度通常保持在35℃~42℃之间,过高的温度不仅容易导致机械故障,更会影响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降低隧道恶劣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建设团队经过反复勘察与研究,自主研发出了一种特长隧道新型降温装置。该装置可通过通风管道传送冷风至高温区域,利用冰块和水帘墙等方式进行制冷,在15分钟内能将温度降至28℃以下,有效解决高温施工问题,进一步为隧道施工人员健康“保驾护航”。目前,该装置已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为更多同类型隧道建设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科技节能引领打造绿色工程

平孟边关隧道依山傍水而建,隧道下穿越者郎二级水源保护区,整体环保要求极高。建设团队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弃渣综合治理工作,将隧道开挖产生的洞渣碎石合理利用,形成喷射混凝土回弹抑制成套技术,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均低于15%,节约回弹量60%以上。截至目前,已有约68万吨洞渣碎石“变废为宝”,实现“科研+环保+绿色节约”的三重效果。

隧道洞内施工易产生粉尘,建设团队“深耕”现场,针对粉尘过多的问题研制出隧道智能水幕除尘降温系统装置。该装置安装简便,当粉尘浓度达到一定限值便可自动感应,利用水幕为隧道下好一场“及时雨”,对施工粉尘进行高效除尘和降温,不仅大幅度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更贯彻落实绿色施工理念,协助维持隧道施工环境稳定向好。

当前,建设团队依托平孟边关隧道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平孟边关隧道管理班组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3年度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卓越级”奖项,隧道BIM技术应用获2023年第六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铜奖。

那平高速建成后,将提升沿边口岸对外交通条件,促进边境旅游开发,大大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通道,加快融入开放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 摄影:陈江、陈国豪 周鑫 廖科伊)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